316 杆式穿甲彈(2 / 2)

這時一塊雪白的布在前台上放了下來,然後窗戶上的黑布也放了下來,屋子裏一片漆黑,最高處的屋子裏,“啪”地一下放出一道亮光,投射在前台的布上,眾人發出一陣驚呼,有幾個人卻小聲地對周圍人說道:“這不就是電影嗎!”

舞台上的那塊布實際上是北京艦上的投影儀屏幕,後麵打出亮光的是北京艦的投影儀,原始的電影此時已經出現了,愛迪生已經做過了電影的展示,不過這個時候的電影還處在嬰兒期,沒有聲音,沒有剪輯,更沒有特技效果,所以那幾個人也隻是知道原理,並沒有看過太多電影,都聚精會神地看著。

正在這時,屏幕上出現一門大炮,然後,其他的部分漸漸隱去,隻留下身管和發射機構,這時,身管好像被一把刀切開一樣,身管裏麵的結構清晰地顯示出來,一枚炮彈放在藥室裏,蓄勢待發。

內行看門道,伊涅克斯此時卻看出了詭異的地方,那就是那枚炮彈的模樣簡直是太奇怪了,就是一根細長的杆,杆位於火炮身管的軸線上,杆身上長出兩個圓筒,兩個圓筒把長杆支撐在炮管裏。

這時撞針一動,藥筒噴出一團火光,那個長杆就向著炮口外飛出,為了能讓人看清楚,所以長杆飛行的速度很慢,長杆在飛出炮口之後,身上的圓筒竟然緩緩地脫落了,長杆飛了一段距離之後,就穿透了一塊靶板,電影也就結束了。

這一段電影隻有二分鍾不到,不過眾人也不奇怪,因為和最初的電影比較起來,兩分鍾已經算是長片了!這時黑布拉起,牆壁兩邊點起了油燈,林遠走上前台,笑道:“大家看到的這段電影,就是今天上午我們使用的炮彈的發射原理演示圖,我們把它稱為杆式穿甲彈。”

然後林遠笑道:“希望第一天的參觀給大家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大家好好休息吧。”

一個人突然站起來,用俄語問道:“關於這個杆式穿甲彈,您能多講一些嗎?”

林遠說道:“好,那我就多講一些,相信大家都知道,炮彈的動能越大,穿透裝甲的能力也就越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動能相同炮彈,如果質量和速度也相同,那什麼形狀的炮彈穿甲能力最強?”

林遠見到沒有人回答,說道:“一塊裝甲板,可以看作各個部分的特性是相同的,那麼穿出單位容積的孔需要的能量也是相同的,所以炮彈的頭部麵積越小,穿出的孔深度就越大,所以炮彈的就要做得細長一些。”

“炮彈如果做得細長,口徑就小了,炮膛就要隨之變小,能夠裝填的發射藥容量也就跟著變小,這樣炮彈就無法達到很高的速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設計了如下的結構。”

林遠說完,給後麵做了一個手勢,投影儀重新開啟,定格在一幅圖片上,上麵圓筒正在掉落,林遠拿起手邊的一根長杆,其實他更習慣用激光筆,不過這個時代還沒有激光發生器。

林遠指著掉落的圓筒說道:“我們設計了這個結構,它能夠讓炮彈的外徑和炮管的內徑一致,而且能把發射藥產生的氣體封在彈體後麵。”

那個俄國人又問道:“那這個圓筒在離開炮管之後是怎樣脫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