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國家的人員都知道琉球國的真正意圖--不讓他們到處亂看,不過他們們並沒有提出太多的異議,很快就被帶進了工業區。
這群人都是精心挑選的專家,他們一進到工業區裏麵,就感到兩隻眼睛都不夠用了,走了一陣,就來到一處圍著鐵絲網的空地,門口的牌子上用漢字寫著:裝備試驗中心。
這時,從門口的崗哨裏麵走出一個年輕人,這個人正是林遠,不過他並沒有以真麵目示人,而是進行了喬裝打扮。
領路人把四國人員交給林遠,林遠對他們笑道:“這裏就是我們的火炮試驗場,我們將在這裏進行艦炮展示。”
演示場上,一門火炮靜靜地立在偽裝網之下,偽裝網是用漁網做的,上麵插著嫩綠的樹枝,林遠指著那門火炮說道:“這就是我們琉球艦隊使用的主力艦炮。”
這門火炮就是從吉野艦上拆卸下來的152毫米速射副炮,它本來就是英國製造的,為了不被英國專家認出來,北京艦上的專家特地對它進行了改裝,主體結構雖然沒有變化,很多細節卻和原來的軍艦截然不同了,所以也不用擔心這門艦炮被英國人認出來。
火炮邊上站著幾個衛兵,他們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士兵,而是被張華和沈晚晴精心訓練的特工,特工們按照林遠的吩咐,記下了哪些外國人觀察這門火炮的時候最仔細,這些人就是這批人員裏的火炮專家。
這群特工這樣做的目的意義重大,在現代的情報戰中,敵方技術專家的情況曆來是情報搜集的重點,可是北京艦在西方各國都沒有諜報機構,所以這次展示就成了搜集專家情報的絕佳機會。
能被派來參見這次展示的人一定都是國內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不過他們來的時候都隱瞞了身份,觀察火炮時候的神態和動作卻出賣了他們,這些人又沒有受過訓練,不懂得如何隱藏自己的意圖,所以,在經過專門訓練的特工麵前,哪些人是火炮專家一目了然。
林遠看了看表,說道:“大家已經參觀了半個小時了,現在就由我們的炮兵為大家展示實彈打靶吧!”
林遠舉起一麵紅旗,對著遠處一揮,四輛馬車駛了過來,林遠笑道:“請眾位貴賓們上車,我們去看靶板。”
馬車拉著眾人,行駛到一千米之外,隻見地上豎立著一塊五米長,五米高的銀白色板子,半截埋在土中,好像一堵牆一般,前後用鋼架緊緊地固定在地麵上,林遠指著它說道:“這就是我們的靶板,1000毫米勻質鋼裝甲。”
看過了靶板,眾人被請到了火炮後方200米處的觀禮台上,此時的他們已經看不清楚偽裝網裏發生的事情了,不過他們能看到火炮的身管正在緩緩地抬起,艦炮的高低仰角,能夠調整的範圍很小,所以很快調整就結束了。
一個炮手走出偽裝網,手中紅旗一揮,林遠說道:“射擊就要開始了,請各位嘉賓做好準備。”
眾人舉起手中的望遠鏡,向著靶板看去,隻聽“轟”的一聲巨響,炮彈出膛,瞬息之後,炮彈撞在鋼板上,騰起一陣濃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