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亦向林遠報告發現熱帶低壓之後的三個小時中,熱帶低壓升級成台風,中心風力超過了12級,以每秒20米的速度,向著山東半島撲來。
台風的破壞力主要來源於大風和暴雨,在岸邊沒有防浪堤的條件下,狂風卷起的大浪也有可能對岸上的建築和人員造成一定的傷害。
林遠擔心山東巡撫沒有處理這些事情的方法,就在一天之後趕到了台風即將登陸的地方--青島,山東巡撫此時也來到了青島,見到林遠來了心裏算是有底了,連忙彙報情況:“林大人,膠州灣附近的漁船已經全部回港,嚴令不可出港,岸邊的居民已經向內撤離了三十裏。”
林遠點了點頭,說道:“我們再去看看。”
青島城此時宛如死城,商店已經全部停業,很多百姓縮在家裏不出來,林遠越看心裏越著急,這些老百姓的房屋大多數都是木質的,還有不少土坯房,在即將來臨的狂風暴雨中可能會什麼都剩不下。
更讓他擔心的是:這個時代的城市沒有地下排水係統,而北京艦的雷達利用雲層中雨滴的回波探測出了台風攜帶的水量,預計在台風登陸的二十四個小時之內,降水量就會達到500毫米!
500毫米雖然不大,可是放在降水量上卻是極其恐怖的,要知道,現代氣象中的暴雨,二十四小時的降水量也隻有50毫米!更可怕的是:500毫米的雨水是要向低處流動的,這樣就形成了洪水,到時候青島城有一多半的地方恐怕會是一片汪洋,城市是這樣,鄉村就更加危險了。
這個時代的鄉村人口本來就多,而且都是在河的附近,這麼大的降雨量,大河漫過堤壩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必須把低處的人口撤離出來。
林遠這回算是體驗到了中國古代社會在大災難麵前是多麼脆弱了,盡管他想到了這一點,可由於通訊手段的落後,很多偏遠鄉鎮他們無法通知到;林遠想組織人加固河堤,卻驚訝地發現,人們沒有沙袋裝土,也沒有鐵鏟挖土!
難道隻能在台風麵前聽天由命嗎!林遠想著,對山東巡撫命令道:“立刻把沿河村鎮的居民撤出來,能撤多少撤多少,讓他們就近到附近的高地上去;把青島城中低窪處的居民都撤出來,搬到知府衙門。”
林遠知道知府衙門的地勢很高,在大雨中不會有太大的危險,沒想到巡撫卻說道:“讓這群庶民進衙門,這成何體統啊!”
林遠怒道:“讓你辦你就辦,再敢多說我就斃了你!”
巡撫急忙差人去辦,還有一些村鎮,距離太遠,實在是無法通知到,隻能聽天由命了,晚上的時候,台風的前鋒在青島以北二十七公裏處的海岸登陸,二十分鍾之內便覆蓋了整個青島。
狂風吹動著雨點,在大地上肆虐著,居民們擠在知府衙門裏,林遠看著眼前的大雨,卻想到了一場接踵而來的,更加可怕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