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水下機器人(1 / 2)

於明連忙問道:“水下有什麼東西?”

輪機員回答道:“我們也不清楚,船好像被擋住了,轉速表顯示螺旋槳在一直轉,可船一點都沒有往前走。”

於明先是命令輪機員停機,然後命令潛水員下水去看,很快,潛水員回來報告:“水下一米的地方,有一條鐵索,就是它攔住了船!”

用鐵索橫江來阻擋敵人過江的方法,很早就有了,三國時期,吳國在蜀國滅亡之後,為防止晉國從四川的長江上遊順江而下,在西塞山附近修築營壘,並以鐵索攔截在江麵上,晉國將領王濬燒斷了鐵索,吳主孫皓投降,讓後來的唐代詩人劉禹錫寫下了“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帆出石頭”的詩句。

過了一會兒,又有潛水員來報:“前方水域也發現了水下鐵索,在五百多米的水域範圍內,總共發現了鐵索十二根!”

這些鐵索正是俄國人鋪設的,俄軍也很清楚,不能再往後退了,三姓城一丟,後麵就剩下拉哈蘇蘇了,拉哈蘇蘇就是現在的同江,這裏一丟,林遠的部隊就直接麵對了哈巴羅夫斯克了,那樣一來,俄軍在東北中部侵略來的土地就都還回去了!

更讓俄國害怕的是,他們不知道林遠的越過國界,打下原本屬於清國的領土?林遠在東北戰場上的權力之大,甚至讓人忘記了北京還有清廷!而清廷的態度更是曖昧,李鴻章稱病不見外人,偌大的總理衙門竟然找不出來個管事的人!

這十二條鐵索本來是清軍為了阻攔俄軍的,可是還沒有布設到水上,俄軍就打過來了,這十二條鐵索也就落在了俄軍的手中,俄軍也是病急亂投醫,能用來阻擋林遠的法子都用上了, 這種消極防禦的方法,曆史已經無數次地證明了:根本沒有效果!

盡管如此,這些鐵索還是給於明帶來了無數的麻煩,一米深的水下,意味著它能阻攔住大部分運輸給養和彈藥的船!

於明很快想到了解決的方法,他問道:“鐵索是怎樣固定的?”

潛水員答道:“他們用鐵釺刺進了江邊的石壁,鐵索連在鐵釺上。”

於明說道:“你再帶上幾個人,下到水下去,把鐵釺拔出來!”

潛水員答道:“恐怕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在水下的時候就想把鐵釺拔出來,可是鐵釺插得深極了,根本拔不出來。”

於明又問道:“那鐵索和鐵釺的連接部分呢?能不能想辦法弄斷?”

潛水員答道:“還是不行,鐵索和鐵釺是熔鑄在一起的。”

於明心想:“那就隻有用炸藥炸了,可是自己攜帶的都是黑火藥,在水底沒有辦法使用。”於明思來想去,隻好聯係到了林遠,林遠聽了之後說道:“我很快就把人和設備給你調過去,我會派一艘船,船上掛著三麵紅旗,你看到這艘船,把他們引到有鐵索的地方就好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他們做。”

於明心想:“送來能在水下使用的炸藥不就行了嗎?就是鄧鴻用來炸毀鴨綠江大橋的那種,何必派一艘船呢?”

一天之後,那艘船就來了,船上的煙囪呼呼地冒著煙,上麵的人於明一個都不認識,不認識也是很正常的,北京艦上有幾千人,肯定不能每個都認識,很快陳飛從船艙裏麵冒了出來,看到於明笑道:“老於,聽說你被水裏的鐵索給擋住了?你不是魚嗎?沒有網怎麼能擋得住你。”於明聽見陳飛的玩笑,苦笑了一聲,說道:“你這個笑話可真冷,來的是誰啊?怎麼還弄了一條船,這麼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