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見到城門打開,可並不敢下攻城的命令,萬一是個圈套,進去的人可就危險了!。

所以,林遠必須等待劉雨風的信號。

林遠不知道的是:劉雨風帶著的煙花筒,給劉雨風惹了大麻煩。

劉雨風帶著三十個部下從九門秘密地進了城,隱藏在木記作坊裏,轉過天來的晚上,林遠命令部下偷偷收走了大量的不倒釘,正如木二所說的那樣,日本人很快就找到木記作坊,要他們去重新撒不倒釘。

木記作坊的大掌櫃,也就是木二的父親,年事已高,所以並不直接參與行動,木二領著二十個極為親近可靠的兄弟,帶著劉雨風他們去往小西門。

這些人趕著十幾輛騾車,車上放著幾個大箱子,裏麵滿滿地裝著不倒釘,來到城門,城門是上等硬木做的,外麵裹著厚厚的一層鐵皮,兩扇大門每個都有五米多寬,可想而知那個城門有多沉了。

當值的是個日本軍曹,他揮揮手,一個翻譯會意,走上前來,客客氣氣對木二說:“少掌櫃,得你們去開城門了。”木二是少掌櫃,自然不用他去開門,劉雨風正巧走在前麵,便由他和其他十幾個人一起去開門了。沈陽城的城門是朝內開的,拉開門自然要比推開門困難得多,所以劉雨風他們一個個都弓著腰,卯足了力氣,才把門給拉開,劉雨風的煙花筒別在腰間,這一弓腰的工夫,一下子被鬼子軍曹給瞧見了。

軍曹哪裏能夠想到劉雨風是來奪城門的,他也是好奇,便問道:“你腰上的那個圓筒是什麼?”

劉雨風沒有驚慌,倒不是他處變不驚的能耐有多強,而是他沒有聽懂軍曹說的什麼,翻譯官見到這是個討好鬼子的良機,急忙上來問劉雨風:“你腰上帶的什麼?還不拿出來給皇軍瞧瞧。”劉雨風心想:“全靠這個煙花筒給林帥發消息呢,怎麼能給鬼子看?”

可是形勢所逼,不由得劉雨風不答應,他拿出那個煙花筒,交給翻譯官,劉雨風在經曆過“刺殺”林遠之後,性格沉穩了許多,此時也不慌亂,笑道:“這是給小孩玩的煙花。”軍曹接過來在手中打量著,隨口說道:“正月十五都過了,還玩煙花?”

劉雨風看到手下一個人往車上的箱子邊湊了湊,他知道那裏裝著鋼刀,等著一會兒奪城門用,劉雨風用眼神製住了手下,心想:“從一個煙花筒裏能看出我們是來奪城門的,小鬼子你們還沒有那樣的能耐!”

令劉雨風沒想到的是,那個軍曹竟然笑了笑,掏出幾張票子來,遞到翻譯手裏,那個翻譯走到劉雨風跟前,笑道:“皇軍很喜歡煙花,他買下來了。”說完,翻譯把手攤開,裏麵是幾張軍票。

這軍票是日軍占領沈陽之後發行的貨幣,這種貨幣完全是日本人為了榨取中國人血汗而發的,日本人隨便印上幾張鈔票,就能把中國人累死累活得到的東西換走!

劉雨風心想:“要是讓這個軍曹把煙花筒拿走,可就都完了!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劉雨風剛要發作,隻見一隊巡邏兵騎著馬從遠及近,劉雨風見到這隊巡邏兵足有七八十人,有馬有槍,知道動起手來凶多吉少,便想著等巡邏兵走了再動手。

可是這巡邏兵的頭目竟然和軍曹聊起天來,半天沒有走的意思,這時翻譯過來對眾人說:“你們趕緊去幹活。”說著,就把劉雨風等人給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