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笑道:“我這不是臨時抱佛腳嗎?問候問候您,是怕一會兒求您的時候您不答應啊?”
周華新笑了兩聲,說道:“你求我的事情我什麼時候沒答應過!有什麼事情直說吧。”
林遠問道:“您對氣體動力學了解嗎?”
周華新都研究它一輩子了,所以林遠這是明知故問,想要引出自己下麵的話,可是周華新卻說道:“看的越多,越不敢說了解,研究了一輩子,不過是摸摸皮毛而已,有很多年輕人,不懂……”
林遠知道周老喜歡哲學,而且經常把科學研究和哲學聯係起來,他總喜歡給人講搞科學研究的要懂一些哲學,不過現在顯然不是聽講座的時候,林遠連忙說:“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想問您了解氣體動力學的曆史嗎?”
周華新說道:“略知一二吧,很多搞科學的人不喜歡學曆史,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林遠心想:“幸好周老說話的速度比較慢,而且兩句話之間間隔得比較長,這樣一來打斷他說話也不顯得失禮。”林遠於是又打斷他,說道:“周老,您能不能根據1895年的氣體動力學水平,把他們的研究引導岔路上去,重點是高超音速飛行器方麵。”
周華新問道:“你說什麼?”
林遠解釋道:“我想用這個方法來阻延別的國家的技術發展,我知道這個工作很難,這個時代的頂尖科學家也不好騙,如果編得出了錯,他們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可沒有這樣的本事,隻好來找您了。”
周華新“哈哈”笑道:“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林遠又說道:“周老,我已經答應俄國人,要把乘波體飛行器送給他們,您看看,我們怎麼在這上麵做點文章?”
周華新想了想,說道:“高速飛行器的材料都是耐高溫材料,我們還是不要把這個東西露出去,我們給他們送個模型吧。”
過了兩天,北京艦把周華新精心準備的資料送到了林遠手中,林遠簡單地翻看了一下,這份資料是有關超音速氣體動力學的,裏麵到處都是陷阱,比如說超音速氣流在減速的時候會產生激波,加速的時候會產生膨脹波,而在這份資料裏麵,周華新有意忽略了這個事實,隻敘述了激波的性質。
周華新在那個乘波體模型上倒沒有做什麼重大的改動,因為實在是沒有必要,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技術難度遠非氣動外形一個,更大的難度是在控製技術和推進技術上。
過了一會兒,伊利亞就來了,然後說道:“我保證,在你們和日本人作戰的期間,我們俄國不會允諾和日本人結盟,並保持在吉林和盛京交界處的軍事存在,進而震懾日本人。”
林遠把重重的一盒技術資料交給了伊利亞,並拿出了那個模型,說道:“原型機太大,我們不可能運過來,先給你們模型,等到你們撤兵之後,我們會給你們原型機。”
伊利亞接過盒子,輕鬆地一笑,伸出手說道:“希望我們以後能夠成為朋友。”
林遠指著盒子問道:“你不打開看一下嗎?”
伊利亞無奈地搖搖頭,說道:“我也很想看,可是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