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心想:“如果日本人把大口徑重炮裝在車上,再把車裝在鐵軌上,不就解決運輸的難題了嗎!”
在林遠的時代裏,鐵軌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得到應用廣泛,由於路麵無法承受重炮的重量,也因為重炮的機動性極差,所以,各國都把重炮放到鐵軌上,鐵軌下麵有枕木和沙土堆成的路基,所以能夠承受重量,又是用火車頭帶動,所以能夠快速機動。
在沒有大航程轟炸機和導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鐵軌炮成了各國打擊敵方縱深的唯一武器,英國,德國和法國都研製了自己的鐵軌炮,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德國研製的,射程高達一百三十公裏的“巴黎巨炮”,這種炮能越過法國軍隊的頭頂,直接炸到巴黎。
不過由於射程太遠,又沒有自動導航裝置,這種重炮的偏差極大,所以巴黎巨炮發射的炮彈很少能夠準確地打到巴黎,很多巴黎人甚至直到戰爭結束都不知道他們遭受到了這種“名垂青史”的巨炮的轟擊。
劉鏢見到林遠沒有說話,一時心慌了,心想:“難道有什麼事情是林帥都不知道的嗎?”劉鏢連忙問道:“林帥,我們該怎麼辦?”
林遠說道:“傳令下去,這是日軍的新型武器,不過不用擔心,我已經想到了解決它的法子,讓各隊之間的距離再拉大一百米!按原定速度行進。”林遠這樣做實際上是點住日本鐵軌炮的死穴,他知道這種遠程火炮的精度一定非常差,所以命令各部的距離拉大,可以有效地避免傷亡。
令林遠沒有想到的是,一枚炮彈落在了自己部隊的最前部分,遠遠地他看見十幾個士兵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推得飛起來,隊伍前麵一陣混亂,林遠和劉鏢急忙快馬加鞭趕過去。
炮彈的落點在隊伍旁邊不到二百米的地方,隊伍中滿是鮮血和碎肉,由於爆炸的地點是隊伍的最前端,所以整個隊伍都停了下來。
劉鏢衝著那個隊長叫道:“怎麼樣?傷了幾個兄弟?”
隊伍中卻沒有答話,劉鏢又喊了兩聲,一個哨長站了出來,目中含淚,說道:“隊長被炸死了,總共死了十一個兄弟,傷了十七個。
林遠見到眾人麵上帶著懼色,提馬上前,說道:“大家不必驚慌,這些炮彈不過是雕蟲小計罷了,在本帥麵前不值一提,大家不要停下,繼續前進!”
眾人聽見林遠這樣說,驚慌之色稍減,又繼續行進,林遠知道這樣的重炮,發射一次之後的準備時間一定會很長,所以敵人的炮彈盡管射得遠,可是卻不能實現火力的連續性,如果計算單位時間內它能夠投送的炸藥數量的話,這樣的重炮未必優於日軍此前裝備的七十毫米火炮。
如果是之前的清軍,遭到這樣的重炮打擊,早就作鳥獸散了,可是現在林遠在隊伍裏,所以清軍士兵都像吃了定心丸一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念頭:日本人就像孫猴子,再怎麼鬧騰,還能跑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清軍士兵不知道的是,林遠此時的心中也有不小的疑問,不僅僅是關於鐵軌炮本身,更多的是:日軍使用什麼來給鐵軌炮校正射擊的呢?
現在看來,陳飛襲擊的小王村東側高地上的觀察站就是給這些鐵軌炮做間接瞄準用的,可是那個觀察站的設備陳飛不是已經摧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