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向著那些日軍士兵來的地方走去,很快就發現了一條上山的路,陳飛可不敢直接從這條路上山,他知道日軍很有可能再有人下來,一但遭遇上就難免又是一場惡戰。
陳飛離開山路,從山林裏向著山頂進發,所幸山並不是很陡,三十五分鍾之後,陳飛就到達了山頂,他躲在樹叢的樹上,小心翼翼地向著山頂的空地觀察。
山頂的空地上建著四間房子,房子上飄著一麵紅旗,陳飛知道這麵旗一定是用來測定風速和風向的,這樣也給自己提供了便利,自己可以根據旗子離開旗杆的角度,來估計旗杆所在位置的風速和風向。
房子前麵的空地上,用三腳架支著三個單筒望遠鏡,從粗大的物鏡和長長的身管陳飛知道,這裏一定是一個日軍炮兵的觀察站,用來為炮兵間接瞄準,火炮的瞄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瞄準,就是操縱火炮的人能夠看見目標,那樣的話,使用炮身上的瞄準鏡就可以進行瞄準,還有一種是間接瞄準,就是火炮距離目標很遠,需要在目標和火炮之間設立一個觀察站,用來給火炮指示目標。
不過陳飛有些困惑,火炮隻有在射程很遠的時候才需要間接瞄準,可是這個戰場上,日軍的火炮能打那麼遠嗎?不能的話,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觀察站呢?
陳飛心想:“不管那麼多,先把它打掉再說。”主意打定,陳飛卻不敢貿然行動,因為他不知道房子裏有多少日軍士兵,下山的人數是二十五,有多少人下山就會有多少人上山,所以這四間房子裏也將會有二十五個人,敵人是絕對的優勢兵力。
陳飛不知道的是,今天正好是觀察站人員休整的時間,所以觀察站裏麵隻有五個值守的士兵。
陳飛用雙筒望遠鏡觀察著房子的動靜,狙擊手在觀察目標的時候與平常人不同,平常人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往往隻看大體,而狙擊手卻要求觀察各個細節,針對觀察力,狙擊手有各種專門的訓練,比如說,拿出一幅畫,看上三分鍾,然後把這幅畫交給另外一個人,這個人隨意對這幅畫提問,陳飛最喜歡用這個方法訓練別人,他經常讓學員看《清明上河圖》,然後問“那輛由三頭牛拉著的載著五個客人的車的前輪上有幾根輻條”這樣的問題。
陳飛注意到了煙囪裏冒著淡淡的炊煙,說明房間裏的確有人,正在這時,一個紮著圍裙的士兵從房子裏麵出來,拎著一個冒著熱氣的大桶,走到距離房間幾十米的地方,把桶往地上一擱,桶身一斜,一桶髒水就被倒在了地上,水裏漂著五顏六色的雞毛。
陳飛心中一動,這個雞毛就是判定房子裏有多少人的絕佳線索啊!正在這時,那個炊事兵又從口袋裏取出一個紙包,向著屋子後麵叫了兩聲,似乎是在叫人的名字,隻見一隻全身黑亮的狼狗從屋子後麵歡快地跑出來,跑到炊事員身邊一個勁兒地撒歡。
陳飛心裏一驚,這裏居然有狼狗!盡管陳飛在來之前,不吃辛辣的事物,很少吃魚,肉,但是這些減輕體味的手段絲毫不足以讓他在這隻大狼狗麵前隱匿於無形,他隻能盡量降低被發現的距離,因為狗的嗅覺實在比人靈敏太多了,陳飛這是在逆風的方向,如果是在順風的方向,說不定氣味早就引起狼狗的嚎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