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硝煙再起(2 / 2)

林遠點點頭,心想:“看來我的戰略欺騙還是很有用的,日軍以為我已經死了,清廷也不會再接著進攻,所以並沒有撤走遼河西岸的守軍,也好,就讓我把他們吃掉,給伊藤博文一個見麵禮吧。”

林遠轉向劉鏢問道:“我們的炮營裝備如何?”

劉鏢答道:“我們定武軍有三個炮營,其中兩個裝備著克虜伯廠生產的七厘五劈山炮,一個裝備著格魯森工廠生產的五厘七陸炮,每個營裝備著十八尊。”

林遠揮手打斷了他,說道:“等等,你說的劈山炮是什麼意思?”

劉鏢說道:“就是這炮的威力很大,炮彈似能劈山。”

在清代,清廷引進了各種型號的西方火炮,前膛裝彈的,後膛裝彈的,帶剛性炮架的,帶初始彈性炮架的,清廷的官員並不知道該怎麼給這些火炮取名字,往往根據它們的性能及長相給起一個名字,比如劈山炮,田雞炮,臼炮等等,有的時候,同樣一種火炮很可能因為起名字人的不同而有兩個名字。

這個看上去不是什麼問題,實則流毒無窮,武器裝備沒有標準化的名字,自然會給後勤運輸帶來很大的問題,而且武器裝備的零件往往很多,所以在後勤運送的過程中需要製作很多標簽,填寫各種表格,這個時候,一個簡單的武器名字就體現出了優勢,對於經常書寫各種表單的人員來說,他絕對不會覺得“七厘五劈山炮”是個寫起來省時省力的好名字。

林遠接著說:“以後傳下令去,在書寫武器裝備名字的時候,一定要全軍統一,明白嗎?”

劉鏢不理解林遠要提這件事,但也隻有點頭同意,林遠說:“在寫名字的時候,一定要簡潔明了,比如那個克虜伯的75毫米火炮,隻寫75式就好了。”

林遠又說:“這些炮是怎麼使用的?”

劉鏢說道:“我們在來之前都商議過,這些炮會配屬到各個步兵營,作支援步兵進攻之用!”

林遠說道:“把這些火炮都集中起來,由我統一指揮。”

劉鏢連忙說:“大人,您是不是想集中火炮轟擊日軍陣地?這個也很難做到,日軍的工事修築的位置很巧妙,全部依山而建,藏身之處頗多,他們的戰壕,機槍戰位也修築在山石後麵,我們的炮彈很難炸碎山石,所以打不到日軍。”

林遠笑道:“這個我已經有了辦法,劉大人你就不必擔心了,現在部隊的情況如何,能否隨時出戰?”

劉鏢一聽出戰,眼睛裏頓時發出光來,說道:“林大人,隨時可以出戰,而且,屬下不才,情願親率敢死隊,攻下高地。”

林遠笑道:“你們不用叫敢死隊這麼悲壯的名字,相信我,你們死不了多少人的。”

看著劉鏢一臉茫然,林遠笑道:“附耳過來。”聽完林遠的話,劉鏢恍然大悟地說:“屬下明白,屬下這就去準備!”

這一天是1895年3月4日,收複東北戰役的第二個階段的開始,下午,三十六門克虜伯75毫米火炮運抵日軍高地,戰爭即將再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