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說道:“兵能招到,可是這槍支,子彈,火炮卻是招不到的。”
恭親王想了想,說:“那就把定武軍交給你,你看兵力夠不夠?”
林遠盡管心中高興,可是麵上卻絲毫不帶出來,他依舊麵帶憂慮地說:“日軍在奉天的兵力怎麼說也接近一萬,我們還是攻城的一方,兵力怎麼說也得是他們的三倍吧。”
恭親王說:“在錦州聽你指揮的本來就有六千兵馬,再加上定武軍的五千,山海關京城各部步兵加起來也有一萬餘眾,這些兵馬都歸你調遣,還不夠嗎?”
林遠說:“請王爺再往後想想,奉天一戰過後,遼陽,海城,旅順,惡戰是一場接著一場,那時我們再去何處找兵?”
恭親王笑道:“咱大清別的沒有,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嗎?”
林遠無奈地一笑,說道:“王爺,人我們有,可是槍呢?”
恭親王一時無語,林遠說:“如今我們和日本交戰,泰西各國保守中立,不可能賣給我們槍炮,原來下過的訂單他們也不會給我們運過來了,所以我們隻能立足於自己,生產槍炮!”
恭親王問道:“難道天津機器局生產的槍炮不夠用嗎?”
林遠說:“依照天津機器局的產能,每年僅能生產快槍一千餘條,子彈一百餘萬發,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小,可是平攤到每一支槍僅有一百餘發,這樣的數量,在戰場上,也就能堅持幾個時辰。”
恭親王問道:“那你有什麼辦法嗎?”
林遠說:“我大清自先曾公文正創辦安慶內軍械所以來。”這個先曾公文正就是曾國藩,和這個時代的人說話,不得不用他們稱呼別人的方式。
林遠接著說:“經過王爺,李大人,各地要員的數十年經營,各地已有造槍炮的工廠二十四之多,除去被俄國人占據的吉林機器局,還剩餘二十三家,這二十三家卻各自為政,若能把這些家聯合起來,統一管理,所產槍炮統一調撥前線,那樣我們又能多出數萬精兵!”
恭親王麵露難色,林遠又說:“槍炮生產,所依靠的是鋼鐵和煤炭,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東西,想造槍炮是不可能的,可我們的煤礦呢,開平煤礦竟然把最優質的煤賣到外國,把最劣質的煤留給我們自己用,再說鋼鐵廠,如今造槍炮所用的鋼鐵都是各製造局單獨煉製,效率必然沒有專門的鋼鐵廠高,所以我想把這些鋼鐵廠也包含進來,成立一個大的軍事工業綜合體。”
恭親王說:“這件事不容易做到吧。”
林遠說:“我明日會上一道奏折,奏折上會闡明此事,希望到時候王爺能夠在朝堂之上支持我。”
恭親王猶豫了片刻,說道:“好的,我會支持你的。”
林遠心想:“天津機器局的產能實在是不夠,如果這個聯合能夠實現,我就可以讓更多北京艦的專家進來,這樣就有更多先進的武器可以使用了!”
蘇茂送走恭親王,林遠也回北京,不知不覺間走到一個菜市場,林遠突然聽見一陣陣殺豬般的嚎哭聲,轉頭一瞧,眼前赫然是一副令人驚詫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