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將信將疑地看著林遠,他怎麼也不可能知道,林遠想做的,是用北京艦上的直升機,吊起橋墩,把他們安放在大淩河上!
用直升機吊起重物進行安裝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林遠的時代裏,中國就有過直升機在高原的無人區裏安裝電塔的先例。
一天之後,一架直升機將幾名北京艦上的士兵運到了林遠那裏,在軍艦上,很多設備在更換的時候必須把它吊起來,所以吊裝作業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兩天之後,按照林遠的要求,橋墩在天津城外的一家廠子用混凝土澆築好了,總共隻有兩個橋墩,這天中午,林遠帶領一隊清兵把那家廠子封鎖了起來,放置橋墩的地方隻留下林遠和那幾名士兵,其餘的人都在廠子周圍把守。
一名士兵在空地上點燃了一枚發煙彈,橙黃色的煙直衝雲霄,分外奪目,一架直升機很快從天際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中,那是北京艦上的一架直25,林遠之所以要詹天佑把重量控製在十噸以內,就是因為這種直升機的吊裝重量的極限是十噸。
直25不光有救援的用途,還擔負著貨物運輸的任務,所以在機身上安裝了吊裝掛鉤,為了減少吊裝物體對直升機飛行的影響,吊裝掛鉤應該盡量靠近直升機的重心,直25的吊裝掛鉤就安裝在主減速器下麵,這個位置靠近重心。
主減速器是直升機很重要的部件,直升機使用的發動機和固定翼飛機的發動機在原理上差不多,都是燃氣輪機,燃氣輪機主軸的轉速很高,那樣高的轉速是旋翼無法承受的,所以需要用減速器將轉速降下來。
直升機發現了黃煙,向著黃煙飛來,在靠近橋墩的地方,放下了吊裝鋼索,地麵人員很快把鋼索固定在了橋墩的耳台上,檢查無誤之後,一名士兵揮動著信號旗,發出了吊裝完成的信號。
直升機的機長,駕駛員何迪看到了這個信號,緩緩地向上拉起總變距杆,總變距杆是操縱直升機升降的設備,隨著總變距杆的上拉,旋翼槳葉向上抬起,旋翼提供的升力增大,直升機慢慢地升高。
直升機升高到預定的高度的時候,何迪拉動周期變距杆,通過操縱周期變距杆,直升機的槳葉向前傾斜,這樣槳葉旋轉的時候就給直升機提供了推力,何迪又蹬左腳舵,直升機向著左邊轉過一個彎,向著大淩河的方向飛去。
何迪注視著眼前的彩色液晶顯示器,那上麵顯示著一切和飛行有關的信息,比如大氣情況數據,發動機運行數據,直升機航向數據等等,他緊盯著速度顯示區域,不時用眼睛掃一下液晶顯示器下方的機械式儀表,把兩個表上的數據進行核對。盡管直升機已經實現了全數字化艙室,可還是保留一些機械式儀表,以防萬一。
為了保證安全,絕對禁止在六級風以上的條件下進行吊裝作業,六級風的風速大約是三十六公裏每小時,所以何迪控製著周期變距杆和油門杆,把速度保持在三十六公裏每小時以下。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終於到達了大淩河冰麵,最考驗他的時候,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