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七手八腳把旗撕扯下來,綁在胳膊上,就見到幾個日本兵從他們身邊往後跑,陳飛說:“都給我記住,無論如何都不要說話,跟著我走就行了!”說完一揮手,他們就跟了上去。
黑燈瞎火的,又是大敵當前,所以日本人也沒有在意他們的胳膊上綁著一塊白布,有的日軍軍官朝著陳飛他們高喊:“快去迎敵!敢逃跑我就打死你們!”
陳飛毫不理會,帶著人就往日本軍營的縱深裏跑,朝自己的同胞開槍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再加上清軍越來越多,陳飛他們跑得又快,那個軍官也就顧不上陳飛了。
陳飛就帶著人跑著跑著,隻見從東西兩麵各跑來一隊日軍,陳飛看著東邊的距離自己近,抬手就給了西邊的日軍幾槍,然後朝著東邊的日軍叫道:“支那人穿著我們的衣服混了進來,就是那夥人,快點開槍!”
越是在危急時刻,人越缺乏主見,這個時候的人很容易聽信他最先聽到的意見,東邊的日本軍官不假思索,命令手下朝西邊的人開槍,西邊的軍官想:“狡猾的支那人居然穿著我們的軍裝混進來!”於是也命令手下還擊,兩隊人當麵交鋒,又沒有掩護的地方,一頓亂槍下來,十來個日軍士兵橫屍當場。
陳飛知道日軍極為注重“鄉土部隊”的打造,意思就是:一個師團裏麵的士兵和軍官最好都是同鄉,誰要是表現不好,被老鄉往家裏一傳,爹媽都抬不起頭來,所以人人都會奮勇作戰,日軍高層就是覺得這樣能更好地發揮戰鬥力。
所以陳飛明白這兩夥人裏很有可能有人相互認識,一但認識的人認出了對方,那誤會就解除了,自己就危險了,於是陳飛趁著混亂,帶著人就往東邊跑。
由於日軍的帳篷距離較遠,造成通訊不暢,所以一些帳篷裏的日軍站在帳篷口往槍響的地方觀望,因為沒有得到命令,也不敢輕舉妄動!
陳飛心中一動,衝著他們叫喊道:“清軍大部隊從南邊攻上來了!聯隊長命令,速速向南邊增援!”
日軍心想:“槍聲明明是從北邊傳來的,怎麼向南邊增援!”
一個日本軍官於是大聲喊出了自己的疑問。對於這個問題,陳飛早就想好了托詞,就說北邊的清軍是佯攻,真正的主力在南邊,可惜的是:日語裏也有很多方言,這個日本軍官說話的口音太重,陳飛硬是沒有聽懂。
陳飛於是又把剛剛的那番話重複了一遍,帶上人就跑,沒想到這樣一來效果更好,那個日本軍官以為陳飛他們急著傳令,來不及答話。也不再問,帶上人就往南邊跑。陳飛每跑一個帳篷就下一個命令,在軍隊中,沒有人敢假傳命令,那些日軍又沒想到有清軍混進來,個個信以為真。
平心而論,川古正雄的確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他下的原地堅守的命令可謂完美,如果日軍真的把清軍擋在營門口,林遠的計劃就被毀了一半,可是他萬萬想不到,此時的戰場,已經被陳飛他們二十一個人徹底攪亂了。
這時陳飛他們跑到一個帳篷外,剛剛把命令交待完,隻見一個日本兵騎著快馬跑了過來,大聲說:“聯隊長有令,清軍穿著我們的衣服混了進來,各部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