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大戰一觸即發(2 / 2)

陳飛說:“我就不明白了,我們怎麼不派飛機把他們的頭頭們都炸死。”

林遠說:“我早就想過了,可是沒有那麼容易。日本人這回學聰明了,他們的電報開機很不規律,有的時候開上一會兒,有的時候一連開很長時間。”

陳飛問道:“這又怎麼了?”

林遠說:“上次我們斬首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人的電報部門和他們的指揮部門在一起,而且他們對我們利用電報信號找到他們的方法毫無防備,可是這回,我懷疑他們布設了很多假信號來迷惑我們,而我們的彈藥不足,所以不可能把他們都炸掉。”

林遠又歎了口氣,說:“而且,在我們的航空偵察過程中,沒有發現日軍的火炮,我覺得是日本人采用了偽裝措施。”

陳飛笑道:“這個我懂,當年在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大量應用偽裝手段,陸軍的重武器在美軍的空中打擊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陳飛又說:“我認為下一步日軍肯定會大舉進攻錦州,我們怎麼辦?消極防禦可向來不是我們提倡的。”

林遠說:“日軍的第一師團駐紮在遼陽,奉天和昌圖一線,第二師團駐紮在大連,旅順,中朝邊境,我在想,能不能策動一次戰役,把東北的日軍全部消滅。”

陳飛說:“我看不太容易,日軍這兩個師團差不多有二萬來人,我們的兵力太少。”

林遠說:“日軍雖然兵多,可是部署分散,如果我們的兵力足夠的話,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這個困難讓兩個人都陷入了沉思。

在接下來的一天裏,寧遠守軍前來增援,共計有四個營,2000餘人,領兵的是熊鐵生;後方又送來了一批武器彈藥,包括四百枚“厲鬼嘯天彈”,一百支仿製的毛瑟1871步槍,一些格林機關炮的炮彈。

日軍方麵,駐守錦縣的日軍退回盤錦,第一旅團從駐地奉天出發,向錦州進發;日本大本營命令駐紮在朝鮮的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進入滿洲,統一歸大山岩指揮,在滿洲的日軍增加到四萬多人。

2月4日的時候,第一師團麾下騎兵第一大隊已經率先渡過遼河,這支1000人左右的騎兵部隊,在渡過不到200米寬的遼河冰麵的時候,竟然用了足足二個小時。

原來大隊長秋山好古為了防止出現大淩河那樣的事情,竟然把部隊分成了好幾批,分批過河,而且過河之前還派兵仔仔細細搜查了冰麵,所以才耗費了不少時間。

過了遼河,距離錦州就隻有100多公裏了,這個距離對於日軍的騎兵來說隻需要兩天不到的時間。

日軍的炮兵廣泛裝備的75毫米口徑火炮,在日軍進攻東北的時候,已經發現這種火炮威力不足,尤其是難以轟破城牆,於是今津孝則想出了一個法子。

清軍在旅順口失守之後,並沒有摧毀炮台上的火炮,這給日軍留下了機會,今津孝則於是命令,把清軍炮台上的火炮拆卸下來,通過海運,運到盤錦,在裝配給陸軍使用。

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在錦州的林遠也想到了對付日軍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