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雷在二戰之後發展很快,由最初的錨雷,漂雷,沉底雷發展到後來的自航水雷,北京艦上也配備了三十枚自航水雷,不過在現代海戰中,尤其是航母艦隊的作戰,很難用到這些武器,因為它們的作戰距離太短,就拿北京艦上的這型水雷來說,最大航行距離二十五千米,在射程上百公裏的反艦導彈麵前,這樣的武器顯然用處不大,於是北京艦上的官兵便“親切”地稱呼它為雞肋。
林遠笑道:“以後,它可以改名字了,就叫它‘恐怖製造者’。”
一架戰機升上藍天,在英國艦隊的航線上布設了一枚自航水雷,隨後,水雷的控製便交給了北京艦,水雷像一隻耐心的猛虎一樣等待著獵物,終於,獵物出現在了它的眼睛裏。北京艦隨即下達了攻擊指令,那枚水雷立即開啟了火箭助推器,以100節的速度衝向英國艦隊。
在英國旗艦上,艦隊司令已經開始幻想著進入北京的情境了,三十多年前,他的前輩們攻入北京,搶走了圓明園中的無數珍寶,如今也輪到他們了。
突然他側後方的那艘君權級戰列艦決心號發出“轟”地一聲巨響,這一聲巨響打散了他的全部思緒。
他急忙奔上艦橋,焦急地詢問觀察員:“發生了什麼事?”
觀察員說:“報告司令官,我看見水裏有個什麼東西,飛到了決心艦那,然後就轟的一聲,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司令皺著眉頭怒吼道:“你說什麼?什麼叫有個東西!那是什麼你都看不出來嗎?”
觀察員唯唯諾諾地說:“我也不知道,我從來就沒見過那種東西,它好像是一枚魚雷。”
司令怒吼道:“胡說,這附近幾海裏的海麵都沒有船隻,誰發射的魚雷!”
觀察員說:“那會不會是海怪?”以那個時代的生物學水平來說,觀察員做出這種猜測實在是情有可原,日本曾經在1887年購買過一艘軍艦苗傍號,不過這艘軍艦竟然在前往日本的過程中神秘失蹤,有日本的生物學家便提出這艘軍艦是被大海怪給吞了下去,這種說法在日本國內還很有市場。
司令皺著眉搖搖頭,與魚雷相比,海怪顯然更加靠譜。
這時隻見決心號開始緩緩下沉,司令知道這次爆炸對於決心號的損傷極大,決心號上可能再也沒有完整的水密艙了。
這時決心號發來信號:“我們可能觸雷了!”
司令員忍不住罵道:“胡說!哪有在大海上麵布設水雷的!”
司令這樣想沒有錯,按照水雷的布設方式,水雷主要錨雷,就是用錨鏈和錨索把水雷布置在固定深度,這種方式顯然不可能,東海的這片海域水深達到1000米,布設錨雷需要多長的錨鏈啊!沉底雷就是沉到海底,等到軍艦來的時候上浮,炸沉軍艦,1000米的水深,且不說水雷外殼能不能承受地了水壓,光是探測軍艦就極難做到。
再有就是漂雷,就是讓水雷順水而下,去炸軍艦,可是這裏是大海啊!在大海裏麵放漂雷能炸到軍艦的概率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英國艦隊司令哪裏能知道,他的對手,可是來自未來的中國軍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