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艦的經濟航速是18節,在這個航速下,最節省能源,可是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日本軍艦的最大速度,幸好北京艦使用核動力,所以這些能源消耗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於是北京艦以10節的速度航行,盡量保持在每一艘日本軍艦的視野範圍內。
還有關鍵的海圖問題,海圖主要包括岸形、島嶼、礁石和水深等信息,北京艦上使用的海圖都是21世紀繪製的,在這一百多年裏,海況一定會發生變化,比如說:珊瑚礁能夠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增長,那麼一百年的時間,足夠讓水深變化5米,東海的水深普遍不超過200米,這5米的水深,足夠讓北京艦麵臨擱淺和觸礁的危險。
林遠很快就想到了使用日本人的海圖,可是把日本人的海圖拿過來一看,也用不成,因為日本人這次主要在黃海海域作戰,攜帶的海圖大多都是黃海的,東海海圖僅有幾張,而且比例尺太小,比例尺小,說明圖繪製的不夠精確。而最重要的沿岸海圖和港口海圖幾乎為零!要知道,港口和沿岸的水文情況是最為複雜的,那裏水道狹窄,還有礁石,而且人工建築物也多。
於是林遠組織航海部門的同誌討論決定,開啟艦上的主動聲呐,對海況進行測試,開啟主動聲呐這種行為,在現代戰爭中事很危險的,海洋就像一間黑屋子,海上艦艇和海水中的潛艇雙方都在這個屋子裏,誰開了主動聲呐,誰就相當於打開了手電筒,位置一下子就暴露了。可是現在的敵人沒有潛艇,所以也不用擔心這些了。
準備工作足足做了十天,這十天裏,林遠敲定了赴日本談判的人員,包括陳飛,沈晚晴,張華,還有保密處行動組的兩名同誌,還有之前舉報了沈晚晴的記者唐帆,堅持要記錄這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所以也跟著去了。他們一行七人,前往天津,與清政府的使團會和。
清廷的談判代表是李鴻章和其養子李經方,葉誌超向李鴻章推薦了林遠,說他是不世出之奇才,所以清廷對他們的人還是比較看重,加上林遠的人,總共有三十五人,他們很快前往日本。
與曆史上發生過的事相同,雙方的談判在馬關的春帆樓進行,春帆樓是當地著名飯店,以擅長烹飪河豚著稱,四周景色怡人。
經曆了豐島海戰,牙山之戰,成歡之戰和平壤之戰的慘敗,清廷的談判人員個個愁眉苦臉,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林遠他們,他們簡直把這次談判當成了馬關自助遊,尤其是唐帆,下了船第一件事就是就想去春帆樓吃河豚。
他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日本人知道中國文人和官員客居他鄉的時候有寄居在寺廟的習慣,所以特地把春帆樓附近的接引寺收拾了一番,安排他們住了進去,談判安排在第二天的上午十點進行。
林遠和張華住在同一間屋子,張華一挨上枕頭就鼾聲如雷,林遠的心裏很激動,心想:“這回能給日本人一個大虧吃,看我怎麼給日本人簽一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他想著想著,不由得走到院子裏,正好看見沈晚晴出去,皎潔的月光下她那窈窕的身影分外迷人,林遠不禁問道:“這麼晚了,你要去哪裏呀?”
沈晚晴嫣然一笑,說:“這可是秘密,不能告訴你。”說著,輕輕推開院門,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