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號航母上的1030近防炮係統采用十聯裝30毫米炮管,采用雷達和光電兩種製導方式,是防禦敵方導彈和戰機的最後屏障。
接到了攻擊指令,炮手立刻操縱火炮進入攻擊狀態,由於雷達失靈,所以切換成光電瞄準,炮口吐出火舌,飛向航母的炮彈被打得淩空爆炸,像一朵朵盛開的禮花,可是突然之間,飛來的炮彈突然多了起來。
從林遠走到雷達室,再到他下達作戰命令的這段時間裏,航空母艦一直以18節的經濟航速沿著航線行進著,突然間林遠發現,遠處又出現了一艘攻擊自己的軍艦,這時他明白,對方的軍艦排成了一列縱隊,剛剛攻擊自己的恰恰是縱隊的隊尾,自己的航母航速看來要比他們的軍艦快,所以,沿著原來的路線前進的話,將會暴露在更多的炮口之下,林遠急忙下令:“右滿舵,航行135,雙車前進四。”
右滿舵,是讓艦艇以最大速度轉向;航向135是指方向,以正北為0,順時針旋轉一周劃分為0-359,他根據炮彈的軌跡簡單算了一下,航向135可以最快脫離對方射程;在“北京”號上,裝備兩座壓水核反應堆,4台汽輪機,每兩台為一組,分為左車和右車,前進四就是以最大速度前進。
這個指令一下,核反應堆立刻全功率運行起來,冷卻水進口閥門已經開到最大,海水淡化係統跟著運轉起來,核反應產生的巨大熱量瞬間將成百上千噸淡化後的海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推動汽輪機,聯接螺旋槳的主軸跟著飛速旋轉,水中的螺旋槳產生巨大的推力,航空母艦,這個十萬噸的海上巨人,緩緩地轉過頭來。
可是航母畢竟太大了,十萬噸的質量帶來的慣性,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克服的,正當航母轉頭時,又有一艘軍艦發現了航母,炮口緩緩地轉了過來。
林遠心急如焚,因為己方的艦島已經正對著對方的炮口,艦島就是航空母艦的甲板上的建築,上麵都是雷達設備,這些設備一旦被打壞,航空母艦就立刻變成了聾子和瞎子。更可怕的是,上麵有無數的雷達操作手和作戰參謀,這些人極有可能在敵方炮火的打擊下喪生!
由於航母搭載的各種艦載機數量達到七十餘架,所以機庫裏隻能裝載一半的飛機,有三十架殲24戰鬥機就停放在艦島旁邊的甲板上,這樣的炮火,足以讓他們報廢!而這些艦載機一失,航母上就隻剩下不到十架殲24和各型作戰能力偏弱的預警機,反潛機!這樣一來,航母就像是被廢去手腳一樣!
如果那架在殲24回來就好了,對麵的三艘軍艦,在飛機的打擊下,幾分鍾之內就會喪失戰鬥力!林遠這樣想著,可是他卻清楚地知道,現在,航母根本聯係不到那架飛機,現在唯一能做的,隻有等待!
突然,一陣飛機的轟鳴聲劃過航母上空,所有人見到它都不禁歡呼起來,那架飛機,正是他們苦苦等待的那架艦載機!
那是他們的戰神,在淩空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