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回味也看了看場中的馬文生,又和苗安邦對視了一眼,這才答道:“我覺得馬是個值得交往的人。他輕易不許諾,應該是出言必信的人。”
苗安邦也讚成曾回味的觀點。
李澤恩笑道:“這就好。據我了解,他在革城還沒有完全打開局麵。隻要在這個時候得到支持,相信最終這裏會是他的天下。”
曾回味聽到李澤恩話中有話,便詳細地了解了一下,然後樂了,指著李澤恩罵道:“你真是,唉,要是他今天不鬆口,估計這話你是死也不會說的嘍。”
李澤恩也樂了,“那當然。這年月講究的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苗安邦有些不高興了,插言道:“澤恩,你這話說得不中聽。難道我們家的老爺子,就是一隻鷹嗎?”
李澤恩忽然發覺自己失言,揚手便在自己的嘴巴上打了一下,“你瞧我這張嘴,難怪在家裏經常被老爺子罵,原來說話不養人呢。”
幾個人捧腹大笑。那邊馬文生和劉海琴已是一曲舞畢,馬文生回到他們中間來了。
而高曉健朝馬文生這邊看了一眼,也不過來,繼續跳著舞。
馬文生如何不明白高曉健不過來的原因,他向曾回味等人道別,“明天還有事要處理,要是幾位不走,明晚我來安排。”
苗安邦搶先一步答道:“馬兄有事就先走吧。我們敬候佳音。”說著,他從幾個人手裏各要了一張名片,也將自己的名片放在裏麵,交到了馬文生的手裏。
唯獨劉海琴卻是不肯,自己小心地從隨身的坤包裏拿出名片,遞給了馬文生。
曾回味見狀,嗬嗬一笑。李澤恩逗趣道:“海琴妹妹,這馬文生可是早有花兒插過的了。”
劉海琴麵色一紅,作勢欲打,李澤恩轉身便跑。
高曉健在舞池裏看了個真切,更覺得心悶不已。
他和這行人本來是一道趕至大朗。李明堂的父親和他們的父輩都是朗西省的主要領導,自然盛情款待了這幫公子哥兒。
大朗市的跨江大橋已經通過上層層麵的審批,並獲得了立項資金,省裏也給予了大額資金支持。
負責大橋事務的農加國,也由大朗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副市長任命,積極聯絡中天路橋和省裏的其他幾家有實力的公司,然後最終中標的卻是國企中路建公司。
在農加國的斡旋下,中路建給中天路橋分了兩個標段的工程。這裏麵不能不提到高曉健的眼光。
高曉健畢竟是大佬的公子,他早就料到中路建會中標。這是因為中路建有兵企背景,也是目前橋梁建築一塊,全國最具實力的公司。
公司負責人是何凡,何凡是駱凝冰的哥哥。這也就是高曉健當初要找馬文生幫忙,而不找李明堂或者農加國的原因。
駱凝冰當初將兵企轉交到地方時,可是專門給省裏來過明傳電報的。高澤國作為一省的主要負責人,他對於這樣的事情不可能不重視。
也正是馬文生和駱凝冰之間可能有某種關係,高澤國才想到利用這一層關係,為自己暗中控股的公司謀個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