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情心說拿我當橡皮圖章呢。她老大不高興地說道:“馬市長,不延期也得延期。你這麼做事,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吧?”
馬文生回答道:“那好。那就等楊書記回來開這個會。我聲明一點,我可不知道楊書記去了省裏開會,要不也不會出這樣的差錯。”
楊雨情一時語塞。她恨恨地掛斷了手機。
從這一刻,革城的市委市政府班子鬧起了分歧。說起來,這也是楊雨情的性格使然。她處處維護自己的權威,卻不肯主動和班子成員搞好溝通;而馬文生呢,處在姚千指的對立局麵,太軟了說話沒人聽,太硬了又讓楊雨情反感。
弄來弄去,他隻有暗藏鋒芒,卻不知這樣也是讓楊雨情惱火。
市政府常務會議召開了,馬文生隻講了幾條意見: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寬鬆的招商環境;二是開展政風行風評議,需要各位副市長和秘書長們就各自分管領域吹好風,抓好實際工作,避免被動;三是借著政風行風評議,真正改變市政府組成部門的工作作風,扭轉工作被動局麵。
“同誌們,市委拿決策,我們拿行動。說起來,真正跑腿辦事的人是我們,直接和群眾打交道的也是我們,我們要真正地實踐新時代思想,把各項工作抓緊落實好。這才是人民對於我們的期望。”馬文生說到這裏,結束了會議。
幾個副市長早知道這個政風行風評議文件出台的背後故事。他們完全想像不到這個村幹部出身的常務副市長,在到革城才幾天工夫,就搶占了市委常委會的決策票數。
事到如今,他們不按馬文生的意圖行事也不行了。更何況,他們對市政府這塊工作也是心有窩火。成遠航那時候,有好處的事都被市委那邊做了。
散會其實也不算是散會,因為各位副市長和副秘書長們都沒有離開會議室,而是就政風行風評議向馬文生提問。
他們比馬文生更清楚,這次政風行風評議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革城的各項事務,都已經形成了大家不願意多管的局麵。
出勤不出力,因為出力沒好處。萬一自己分管的行業或者部門在這次評議中得了倒數,市裏會采取什麼樣的行動呢?盡管馬文生沒有說,可是他們一個個泡在官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能想到會有後續的招數。
馬文生搞政風行風評議,不過就是讓他自己在革城立威。這基本上已經是革城市領導們的共識。但是人家說得漂亮,要實踐新時代思想,誰又敢反對?就算反對得最厲害的姚千指,也不過是提出要緩一緩,或者由市紀委來開展這項工作,最後也是慘敗。
革城在後成遠航時代,誰也不敢說自己比姚千指厲害。萬一和他鬧僵了,馬文生也未必能把握得住。
但問題的關鍵恰恰也在這裏。所以誰都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