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頓時警覺(1 / 2)

喬偉明興奮得臉都紅了。誰在其位不謀其政呢?關鍵是以前一直有人擋著,有人防著,他空有力量使不出來。

如今這個馬市長不但洞若觀火,而且還將接下來要做的工作全部交了底。這是什麼意思?這是新任副市長對他的無比信任。喬偉明沒有理由不做好。

離開了馬文生辦公室,喬偉明走到屋外,便覺得一陣熱浪撲麵而來。他隨即也清醒了。

馬市長想法是好的,但辦好這一切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阻力。

想到這裏,喬偉明更是覺得肩負的責任重大。馬市長說了,做好了,將記他大功一件。要是做不好呢?

喬偉明忽然想到了財政局長魯誌宏的那張臉,他不由得打了個寒噤。看來在革城,做太平官的日子肯定是行不通了。

馬文生見過喬偉明之後,鈕全生和胡光全一道進來了。鈕全生將一份會議紀要放到馬文生的手邊,心裏有些忐忐。剛才他認真審閱了胡光全的初稿,刪了幾個字之後,覺得也沒什麼可改的,便送來了。

每個領導的行事風格都不相同,但無一例外對文字要求高。文字水平本身就很高的領導都是難侍候。比如市委書記楊雨情,她自己出身省委辦公廳,搞文字起家。

鈕全生在她手下弄材料,可以說是經常挨批。

領導為什麼對文字要求這麼苛刻呢?鈕全生有自己的看法:凡是領導都喜歡表態,不管他說什麼,最終都要有依據。信口開河,或者與上級領導所說的不能一致,最後是需要文字來修正的。在正式場合更是如此。照著稿子念,不失為保險的做法。

有人嘲笑領導幹部水平低,不懂得脫稿,不懂得發揮。其實不然。現在的領導個個都是大學生,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他懂得做秀,還不懂得脫稿?之所以不脫稿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風險。因言獲罪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馬文生對胡光全的文字功底還是知道的。他認真地看了會議紀要,點了點頭,“行了。以後寫紀要,要刪繁就簡,就事論事。紀要就是記住要點,如此而已。還有,就是少用形容詞和大詞。那些容易讓人反感。”

鈕全生聽到馬文生這麼一說,心裏就有了數。

馬市長的確是夠水平,鈕全生心中暗道。他就文字說的不多,卻一言點中要害。

“市長,您看是不是讓小胡跟您一段時間?”鈕全生問道。

馬文生這才看了一眼胡光全,後者也正向他看來。胡光全的眼睛裏,有著一種難已抑製的喜悅。

馬文生心裏暗笑,這個年輕人,從他的身上依稀能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好惡完全憑著感覺呢。

“好。就讓他跟我,”馬文生痛快地答應了。其實他是早就同意了。

“馬市長,市委辦那邊說楊書記請您下班後去花蕊山莊,”鈕全生又說了一下馬文生的下午日程。從今天起,他就用不著天天到馬文生這邊來報到了。每天隻要把馬文生的日程安排和胡全光對接一下,完善好日程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