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有人湊過來了(1 / 2)

黨校的同學對馬文生也熱情了起來。這些二線的官員,對政治無望,卻又偏偏熱衷。沒有他們打聽不到的消息。現在看來,馬文生是要到戴緒的陣營裏去了。

革城的政協副主席李賈和馬文生是同座,他更是一副包打聽的樣子,急切地想從馬文生嘴裏挖出點什麼來。

這天上午,常委苗昭雄被黨校請來講課。苗昭雄講的是現代化農業發展和朗西省的機遇。

苗昭雄個頭不高,長相也很老邁。幹幹瘦瘦的,穿了件灰色T恤。他坐到講台上,一開口,便是雄渾的聲音響徹在教室裏。

“朗西省是個農業大省,又是多丘陵山地地區,土地不平整,不適宜機械化作業,單位生產力比較低,可以說,千百年來的刀割火種,到現在還是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為什麼要談農業問題,我這裏有三點解釋。我省的農業,由陸副省長分管,由我主管,我來談這個,符合歸口管理;第二,農民增收,農業增收,農村致富,這些問題談了許多年,也必須要落在實處了;第三,不管在各個地方的分工如何,都要關注農業問題。因為國家也是一個農業大國。可以說,解決好了農村問題,就解決了一半以上的問題。”

苗昭雄說理透徹,下麵的官員聽得也比較認真。課結束後,苗昭雄還特地留了20分鍾時間,和在座的學員交流。

“我省津縣縣,是個貧困縣。可以說,那裏的農村問題農業問題,集中體現了我們朗西省的特點。那就是既窮又落後,領導班子視野也不開闊。可是,自從馬文生同誌去了津縣縣擔任書記之後,縣裏的GDP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這充分說明,解決好問題的關鍵因素,還是在於幹部。”苗昭雄在回答提問時,特地提到了馬文生。

“馬文生同誌也在這個班裏吧,讓他給大家介紹介紹經驗,也是不錯的,”苗昭雄說著,幹瘦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學員們自然鼓掌。

馬文生走到講台邊站住了,他沒有落座,先是輕輕地向苗昭雄說道:“謝謝領導誇獎。”然後他朗聲說道:“說津縣經驗,這是領導對我們的表揚了。津縣的確有了些發展,但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離不開前幾任領導的努力,有道是在其位謀其政。我到津縣之後,有些鄉鎮的產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這一屆縣委縣政府班子主要做的,是將這些產業進行整合,結合周邊產業的發展,努力走出自己的路來。”

馬文生講了十分鍾,便不再往下說。他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

苗昭雄讓他來介紹經驗,與其說是想大夥兒聽聽津縣經驗,倒不如說是讓大家知道他對馬文生的賞識。

先是戴緒,接著又是苗昭雄。

馬文生現在就是想不說是汪和苗陣營裏的人,估計也沒有人相信了。

馬文生這個時候,已經別無選擇。

但他心裏有個聲音暗暗地說道:不管別人怎麼看,我要做的,是利用手裏的權力,為老百姓做事。

苗昭雄看著馬文生走下講台,語氣深長地說道:“我們年輕的馬副市長還是很低調的。不過做事業,恰恰要求具有這樣的風骨。有些地方,發展隻是落在嘴皮子上。報紙電視上吹得天花亂墜,可就是經不起檢查。戴省長去了津縣,對那裏的農村發展,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