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衙內講故事(2 / 2)

馬文生自然判斷得出這頓飯的真正東家不是郎良,而是這位高公子,甚至衛慧也無不可能。

如今東家要講故事,他自然要應一聲。於是馬文生笑道:“高公子請說,我洗耳恭聽。”

高曉健先說了第一件趣事。卻說某地弄起了經營城市的概念,把市區所有的企業悉數遷出城去,將城裏的主幹道劃出一段來,鋪上瓷磚,製成商業步行街,不準車輛進入。

步行街兩旁店鋪林立,市裏也果然有頭腦,將那商鋪隻租不售。

商業步行街建成之後,的確遊人如織。店鋪生意也火爆異常,那租金一漲再漲,最後達到了每年600萬元一間。

市裏領導見到如此情形,一個個喜不自勝,便想道將那步行街後麵的另外一條街上的民房遷除,也建起一排排門麵房來。

到時候,這些門麵房不管是作為前麵商鋪的倉庫,還是另租出去,都是奇貨可居。

這個主意拿到市委常委上一議,全票通過。接下來就由城建部門開始征用步行街後門麵房了。

征用出價較高,那些民房主人雖然不太情願,可是自古以來民與官鬥,最後都是胳膊拗不過大腿,也隻好拿錢走。

唯獨一戶賣壽材的店鋪死活不肯搬,分管副市長都被驚動了,前去做工作,將征用費用層層加碼,無奈人家就是不肯。

副市長惱羞成怒,暗中安排了方案。

隻等那天壽材老板被街道辦叫去談心,而店裏夥計因為外麵來了幾個混混在店裏鬧事,撥打了報警電話,公安將這些人連同夥計全部帶走。也不過數十分鍾,一輛大型施工機械大臂一拉,將那壽材店拉倒了,裏麵頓時一片粉碎。

壽材店老板從街道辦回來,見到房子已毀,隱隱猜到是政府做了手腳,苦於沒有人證,也是作聲不得。再說,政府能這麼做一次,即使他再建起來,也難免有下一次。於是老板便答應了政府征用要求,拿錢走人。

簽完征用協議,拿到征用費用的銀行卡,壽材店老板告訴城建委工作人員,“我這店既然有財,便能保這商業步行街財源滾滾。如今政府自掘財路,隻怕以後這裏再也不能繁榮了。”

那工作人員以為壽材店老板是心裏有恨,故意這樣說話泄憤,也不為意。

直到半年後,商業步行街沿路商鋪東西奇貴,商家多以欺詐行為來騙顧客,最後果然沒落。如今那兩排門麵,連同後麵那條街上的門麵竟然大多關門停業。

高曉健說到這裏,歎道:“破財之忌,無論是政府還是商家,都要避免。如今政府大項目立項施工,都要選日子,燃鞭炮,都是取好彩頭。我姓高,她姓衛,我們施工到現在,都是高高拱衛,無往而不利。”

馬文生聽了半天,見到高曉健在這裏停頓,心裏一驚,便想道高曉健的話鋒是衝自己而來,於是微微笑道:“高公子年齡不大,卻對掌故如數家珍,實在令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