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生拿起了解試卷,隻見上麵的題目並不多,但都是些涉農性的政策題。第一題問的是沒了農業稅收之後,農民負擔減輕了,為什麼卻始終富裕不起來?農村為什麼留不住人?
馬文生拿起筆來,刷刷地寫了不停。
他對這些太有發言權了。
他認為發展的問題,首要在於把人的活力解放出來。這個不給搞,那個不給弄,把農民死死地困在地裏,隻會讓農業喪失生機,農村喪失希望,農民陷入貧困。
村幹部們現在幾乎是沒有任何作為,就是算盤上的珠子,撥一下動一下,不撥不動。有的時候,撥了也不動。要是上麵的政策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更是念歪經,做歪事兒。
這些,馬文生太清楚不過了。
第二題恰恰問的就是村幹部在當前形勢下,如何適應農村發展?
馬文生直接寫了由管理變為服務。村幹部不應該是上級的代言人,應該真真切切地為農民服務。計劃生育、排澇救旱、衛生醫療、公共環境整治,這些都大有可為。
馬文生寫完了之後,署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往那個胖墩墩的人手裏一遞,跟著就要出去。洪大望卻留住了他,“你到隔壁的接待室休息一會兒。這次考試,縣裏是現場反饋的。”
馬文生差點沒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麼說,這次是玩真的?他一下子來了興趣。
馬文生來到會議室隔壁的休息室,坐了很久,土地辦的陳更生過來了。
他比馬文生早到政府工作兩年,懂得卻比馬文生要多得多。
“文生,你考得不錯吧?”陳更生問道。
馬文生搖了搖頭道:“我也不清楚。反正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吧。”
陳更生有些驚訝地說道:“你是這樣想的?那怎麼行?你沒看過報紙嗎?每年兩會,都有一個議題,要關注農民工問題,要關注農村問題。這是個機會,你要珍惜了。”
馬文生見到陳更生很認真地勸他,先是感動,跟著他心裏冷笑了一聲,這算什麼?事後諸葛亮?事後賣好的事,他馬文生可做不來。
馬文生決定試一試陳更生,看看這人到底是不是心機深沉,便笑道:“反正我在村子裏掛職,什麼的我也看開了。這次又算什麼機會呢?”
陳更生見馬文生問到了關鍵性的問題,果然閉口不言了,他打了個哈哈道:“我也是猜的。要不田主任貴為政府大總管,來這裏湊什麼熱鬧呢?”
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是他的舅舅,他自然知道的遠比馬文生要清楚。這次組織考試的,是縣委組織部,說是要給各個鄉鎮配備後備幹部人選。
這個馬文生,一無根二無絆的,就算來考了,也是沒戲。
倆人聊了一會兒,便是虛與委蛇了。不一會兒,另外兩人也考好了,來到了接待室裏。他們三個在一起呆的時間長,說起政府裏的事兒來,很容易產生共鳴。
馬文生被冷落在一邊,他索性也不管這些了,隻是靜靜地坐在那裏。
半個小時過去了,洪大望進來了,“大家都出來,到會議室裏來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