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誰與誰生死於共(1 / 2)

月碧落詫異,卻不得不雙膝跪倒恭敬地接了過去,打開來一看,差點驚倒當場,以至半天沒有發聲。

“這不可能。”

良久,她終於站了起來,忍不住暴跳一聲。

竇漣漪不知道手諭上到底寫了些什麼,令一向端莊持重的皇後娘娘失態至此,但她可以猜到,一定與自己有關。

“皇上即便傷重之中的字跡也非常人所能摹仿,還有底下加蓋的玉璽決不是偽造,還請娘娘明鑒。”李蓮成恭聲作答。

月碧落因為生氣以至嗓音變得又尖又厲:“一定是你們趁皇上昏迷不醒偷蓋玉璽也不是不可能,至於筆跡,民間以假亂真的高手多的是……”

“皇後。”

病床上突然發出的一聲打斷了她的厲囂,唬得幾個人連忙圍了上去,一起驚喜交加地問:“皇上,您醒了。”

“手諭確係朕親筆。”玄寂離先是看向皇後,繼爾,轉向李蓮成宣旨:“去,立刻曉諭六宮。”

李蓮成恭應一聲,半分不敢怠慢地去了。

“皇上,您重傷之下何必為這些後宮瑣事操心。”月碧落坐在床頭,拈了絲帕一角替他輕輕地輾去額頭的一點汗珠。

玄寂離氣力不濟地閉上眼,勻了勻呼吸,爾後道:“正因為傷重怕是不治,是以朕要好好安排一下。”

“皇上,您不會有事的。”

竇漣漪再也忍不住撲過去,抓住他的手淚如雨下。

“別哭。”他溫言一聲,隨之聲線急轉凝重:“趁你們都在,朕正好有事要交待一下。”

月碧落與竇漣漪慌忙起身,雙雙跪倒在床前,聆聽聖訓。

“朕已立遺詔放於李蓮成手中,若朕不治,傳位於皇子澤;隻是澤年幼,你們一個身為母後,一個身為生母,當共同悉心撫養與教導,直至其成年親政;朕深感擔子既艱且重,然,為了大玄基業,辛苦二位了。”

這番話已有臨終遺言之意,地上二位不論前嫌多麼深重,這一刻,也唯有傷心欲絕,早已泣不成聲。

“皇上吉人天相,定能安然無恙。”月碧落哭著道出心中所想。

“皇後所言極是,皇上,您一生闖過多少艱難險阻,臣妾相信,這一次也一定能順利度過此劫。”竇漣漪抹去淚水,無論是眼神還是口氣都無比堅定。

玄寂離艱難地笑了笑,這一生的確克難攻艱所向無敵,然,此刻才發覺,世間無論如他一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還是微如螻蟻之草民,在生老病死麵前誰都無力回天。

一陣倦意襲來,他閉上雙眼,又昏睡了過去。

儷妃複位的旨意經由李蓮成的口傳達六宮,這消息不比皇帝重傷來得輕,不啻一塊巨石投入本就不平靜的湖麵,激起了驚濤駭浪。

月碧落回到宮中,一坐下,便一把拍向桌子,咬牙切齒道:“竇賤人,她居然沒死!”皇帝已下令將冰宮中的遺體挪出交還竇家處置,看來死的那個的確不是竇漣漪,隻是個中祥情皇上不說,也沒有人敢問。

“會不會內有隱情,皇上可是腦部受傷,極有可能受了竇嫿姒的愚弄。”高成在一邊提醒道。

月碧落雙眼一亮,不管她是真是假,隻要扇動朝臣以皇上腦部受傷影響認知為由,對儷妃身份聯名提出疑問,或可力阻其複位回宮。

玄寂離的病情急轉直下,昏迷的時間越來越長了,太醫們束手無策,後宮更是人心惶惶。

月碧落已開始暗中籌謀,一旦皇帝駕崩,幼帝登基,她便以太後之名垂簾聽政。

隻是大臣聯名上書質疑,也未能阻止竇漣漪重新入主關睢宮,而皇子生母一日不除,一日便是心腹大患,叫她寢食難安。

至於皇上,也許自知時日無多,所以每次醒來都會抓緊時間召見各路大臣。

這日,玄寂離在昏睡了多天之後再一次醒來,月碧落服侍他喝了一些老參湯,將精神吊足了一點,他當即問道:“都有誰在外麵?”

“宰相杜大人,中書令楊大人,禦史海大人已經守候了好多天了,您要不要見見他們?”月碧落忙選擇性地提了幾個人。

他點點頭:“讓他們進來吧。”

三位大人進來後,倒地便拜:“老臣叩見皇上,皇上,您一定要保重龍體啊。”

“平身吧。”

玄寂離靠在床頭,吐字雖極慢,卻依舊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壓迫感,“聽說三位大人有本上奏,不知所為何事?”

三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還是宰相杜大人拱手道:“臣等聽聞聖上已立皇子澤承繼大統,其年稚而母少,老臣們深恐他日儷妃顓恣以亂國家,望聖上立子殺母,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