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段美好的燦爛年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隻是或短暫、或永恒……
在我們已經逝去或者正在逝去的青春裏,願我們堅守初心,願我們對得起那份熱血,對得起那個獨特的自己!
從幼兒年代的牙牙學語,到兒童時代的天真無憂,再到少年時代的懵懵懂懂。
如果說青春是一場旅行,那麼這些時期都是出行前的準備。
有人說:“一個人的性格,在他6歲時就已經初步確定。”
可以說,一個人幼年時期所受到的教育、生活等環境,會對今後的成長產生巨大影響。
可能我們都沒有在意,有些東西其實自小時候就已經培養出來了。
窮人家的孩子,可能會早懂事。
不可否認,貧窮是促使無數曆代人士進步、突破的一大動力,而富足則是不少人士安逸保守甚至落後的一大因素。
當然,貧富,隻是影響條件,它們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最終成為怎樣。
在過去,70年代左右,人們的溫飽還是很大的問題。聽聞父母說過,對於那個時候的人們,生活就是生存,吃不飽、穿不暖在多數地方十分常見。
吃飽穿暖,在那時就已經是一種幸福。
我不得不說:時光真的會改變很多,最大的改變就是曆史。
仔細想來,我無法推測改革之前的生活究竟是怎麼樣的,隻是深思靜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否違背了初衷?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
吃穿住行,學習玩樂,物質上稱得上極度盛行。可以說:我們是衣食無憂的。
但是,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特點,在當今時代的極速發展下,許多問題甚至你認為不是問題的問題,有些不理解的存在著,隻是也許我們並不在意。
說的自由了,就很可能偏離主題了。
盡管經常記下隨筆,記下感悟,但是我承認:我並沒有對自己的過往認真反思過。
反思,是一個人進步的必備條件,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思——挑戰——失敗/成功——反思……
這樣一個理想的可行的循環過程。
其實,我最想表達的是:希望看到我寫文字的小學弟學妹們,能夠早一點清晰自己,少走一點彎路。
有些自誇,不過都是肺腑之言。至於已經超出這個程度的朋友,希望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前一段時間看了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以及《誰的青春不迷茫》。大致都為自傳,加以人生感悟。
而我更想向後輩傳遞一種能夠指引你相對正確成長的不一定適合的淺陋的導向。
願你的青春,剛而不折!
當你沒有信仰時,請你努力將自己化為信仰,因為某些時候,青春那首成長之曲,首先是我們自己的獨奏!
願你的青春,剛而不折!
當你沒有朋友時,請你必要把自己當做朋友,因為有些時候,麵對不理解,不認同,隻有自己還依舊堅持著,讓你的興趣、努力、陪伴自己,證明自己!
願你的青春,剛而不折!
當你個性十足,卻又屢遭否認時,請你適當隱忍,努力變得更加強大,隻有這樣,才可能讓那些人刮目相看,證明自己是對的!
如果你真的感覺自己非同一般,那麼請你不要苟同,也請你做好本份,學會謙虛,學會包容,學會尊重,同時也要學會適當無視!
似是劉同說過:我們努力變得強大,並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改變!
命運如夜空中的星月,看似遙不可及,且又無形無跡,實則暗中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