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第一蒸餾酒品牌1
茅台城區一隅
調動各方積極性,更好更快打造
“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
◆ 王錄生
摘要:茅台酒具備了打造為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條件。要實行地理標誌保護製度,處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係,調動各方積極性,更好更快地把茅台酒打造為世界蒸餾酒的第一品牌。
關鍵詞:茅台酒;地理標誌保護;世界品牌
在“一看三打造”中,最難的是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以下簡稱“世界第一品牌”)。把茅台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這兩個“打造”,隻要努力去做是可以做好的。而打造“世界第一品牌”光靠自己的努力不行,必須到世界蒸餾酒市場上去競爭,取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認可才行,這就比較困難。
在“一看三打造”中最關鍵的也是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第一品牌”。因為,一旦茅台酒成為各國都公認的“世界第一品牌”,那必定是茅台酒的生產有了一個大飛躍、大發展。那時,全國的白酒行業才看貴州。未來十年,如果茅台酒在打造“世界第一品牌”方麵進展不大,其他酒搞得再好也不行。因此,“一看三打造”,關鍵是打造“世界第一品牌”。
所以,打造“世界第一品牌”既是最困難的,又是最關鍵的。就此,談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茅台酒具有打造成“世界第一品牌”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
茅台酒確實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餾酒。世界第一不是自己可以封的。我國領導人稱茅台酒為國酒,不能就此說是世界第一。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各國政要在喝了茅台酒以後交口稱讚,也不能作為根據。因為有人會說,那是外交辭令。
世界上對蒸餾酒還沒有像奧運會那樣的場合可以比賽,也沒有像奧斯卡電影節那樣組織人來評選。這個“世界第一品牌”隻能到世界市場上去競爭,才能取得世界多數消費者的公認。
有人說,1915年茅台酒榮獲巴拿馬世博會金獎,那不是世界第一嗎?不,那不是第一。巴拿馬世博會的金獎是第三等獎項。第一等是大獎章,第二等是名譽獎章,第三等才是金牌獎章。中國獲得全部金牌獎共有258枚。而且在大獎章、名譽獎章和金獎中,白酒有9種。可見,巴拿馬金獎,不能證明是當年的世界第一。(《世界食品經濟文化通覽》第一卷第927頁,茅台集團是該書的支持單位,季克良是常務編委)
那麼,有什麼根據說茅台酒具有“世界第一品牌”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呢?
根據就是聯合國前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先生四十年前的一次談話。
1971年,瓦爾德海姆訪問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總統的歡迎宴會上,瓦會見各國使節。他和美、蘇兩國大使交談時間較長,對其他的使節隻碰個杯打個招呼就過去了。但是,當他見到中國外交官李同成時,卻和李作了較長時間的談話,話題是茅台酒。瓦主動提到“中國的茅台太好了,味道醇香,喝了感到舒服,渾身有勁。真是世界上最好的酒”。瓦的夫人在旁插話說:“他現在已經成了茅台的崇拜者,他以往什麼酒都喝,現在隻認茅台,說什麼酒都不能和茅台相比。”瓦遺憾地說:“可惜這幾天我不能喝茅台了,”並幽默地問:“布拉格商店有茅台嗎?”李說:“布拉格商店沒有茅台。中國大使館有,我願意送你幾瓶,可以嗎?”瓦笑逐顏開,說:“太感謝你啦。”第二天,李送去五瓶茅台。瓦在感謝之餘又和李作了長時間的交談,瓦說:“我是個愛喝酒的人,在聯合國可以喝到世界各國的名酒。說實在的,我對茅台情有獨鍾。茅台太好了,它和其他酒不一樣,喝了不上頭,也不刺喉,多喝幾杯也不會醉,感到非常舒服。”他在說了一些其他話後又拉回話題再說茅台,他說:“茅台是好酒,它是中國人民的財富,也應該是世界人民的財富。可是,在世界許多國家買不到茅台,自然世界上許多愛好喝酒的人也就難以喝到茅台。”他問:“為什麼中國不加大產量,以滿足世界人民的需要?”李以茅台工藝複雜、窖藏時間長等作答,瓦聽後說:“希望隨著科技的發展,使這些問題很快得到解決,每年大量生產,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盡早喝到茅台。”在送客時,他還說:“我如果去中國,一定到茅台酒廠參觀。”(見李同成《如果到中國,我一定去茅台酒廠參觀》,《人民政協報》2007年3月15日)
世界上有許多愛喝酒的人,但是很少有人能喝到世界上所有的名酒並進行比較。聯合國秘書長有條件喝到世界上所有的名酒,但並不是每一個秘書長都喜歡喝酒。恰恰瓦爾德海姆先生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所以他的評價最具權威性。況且,他的話發自內心。因為1971年中國處於“文革”期間,亂象叢生,在世界上沒有什麼地位,而且李同成還不是大使,瓦完全可以禮節性地碰個杯就走。從他的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茅台酒確實是世界上最好的酒。因此,我們說打造“世界第一品牌”是有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的。
二、采取措施,擴大生產,茅台酒可以滿足世界人民的需要
茅台酒幾次提價,仍然供不應求。據說,目前市場上賣的茅台酒,九成以上是假酒。今後,茅台酒增產了,仍然滿足不了國內的需求,如果加上世界市場,能供應得上嗎?我認為,從客觀可能性來講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