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人生

麵對自然的五分鍾

“And our life exempt from public haunt,

Finds tongues in trees,books in the running brooks,

Sermons in stones,and good in every thing.”

——Shakespeare

我們的生活,

可以遠離塵囂。

森林中有樹木竊竊私語,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萬卷書籍。

神的教誨寓於路旁之石,

世界萬物皆蘊涵著啟迪。[1]

——莎士比亞

此刻富士山的黎明

想請有情趣之人看看此刻富士的黎明。

[1] 譯自日文版日文注釋。

清晨六時許,站立逗子海濱放眼眺望,呈現在你眼前的是相模

灣海麵升起的茫茫霧靄,沿著水平麵可看見海灣盡頭泛出的淡藍

色。若不是望見聳立海灣北端同樣藍色的富士山,你或許便不知足

柄、箱根、伊豆的連綿群山正藏隱在那一抹藍色中呢。

海在沉睡。山在沉睡。

唯有一抹薔薇色的光,在離富士山巔僅一箭之遙處逶迤繚繞。

忍著嚴寒,再駐足眺望片刻吧。你會看見那薔薇色的光一秒、一秒地

沿著山峰往下爬行。一丈,五尺,三尺,一尺,乃至一寸。

富士山從睡夢中醒來了。

她現在醒來了。看看吧,山巔東邊的一角染上的薔薇紅。請定

睛凝望吧,富士山峰的紅霞眼看著將拂曉的灰暗驅散。一分鍾,兩分

鍾,由肩到胸。看吧,那聳立天際的珊瑚般的富士,那桃紅溢香的雪

白的肌膚。山,晶瑩剔透起來了。

富士山在薄紅中醒來了。請往下移動你的視線吧。紅霞已罩在

了最北的山頭上,轉眼間便轉到了足柄山,又朝向了箱根山。看吧,

黎明驅走黑暗的腳步是如此的神速,藍色被紅霞逐出,伊豆的群山已

被染成一片桃紅。

當黎明紅色的腳步越過伊豆山脈南端的天城山時,請往富士山麓

移動你的視線吧。江之島一帶紫氣繚繞,忽有兩三點金帆熠熠閃爍。

大海也醒來了。

倘若你仍無倦意地佇立此地,就請看看江之島對麵的腰越岬赫

然蘇醒的模樣吧。接下來便是小坪岬蘇醒的模樣。假如再多駐足片刻,麵前映出自己頎長的身影時,相模灣的水霧也已漸漸散去,海

光一碧,宛如明鏡。此時,放眼望去,群山已褪去紅妝,蒼穹泛出鵝

黃,再變為淡藍,白雪素裹的富士則高聳晴空。

啊,想請有情趣之人看的正是此刻富士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