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路線錯誤(2 / 2)

在對伏地魔進行斬首行動這一目標上,張旭和鄧布利多是一致的。但是在具體操作的指導思想上,鄧布利多向哈利傳授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而張旭向哈利灌輸的是集體英雄主義。

路線問題很難誰對誰錯,隻能先看雙方的立場如何。

以鄧布利多的立場,他的最終目的是隻要弄死伏地魔就行,其他的就不管了。

然而,這種路線的最大問題就是容錯率極低。如果哈利在孤身行動的時候一有閃失,孤立無援的他很可能就會丟了命。到時候伏地魔沒了顧忌,雙方士氣更是此消彼長,局勢就此糜爛下去,英國魔法世界裏的壇壇罐罐估計是沒辦法保住了。

目前的形式下,張旭的立場必須跟著國家走。否則以他現在的情況,得俗一點就是錢賺了老婆也有了,高雅一點就是事業愛情雙豐收,他已經沒啥遺憾可以拍拍屁股回去了。他走後英國這邊的局勢發展成什麼樣就與他無關了,當初他的鄧布利多叫來了,鄧布利多走了他要走別人也沒法什麼。

現在國家的立場是,英國的魔法社會可以削弱,但不能糜爛。當接下來魔法世界暴露的時候,在西邊有一個依然活躍有力的英國魔法社會在那裏頂著,好過自己在東邊獨擋全世界的壓力。

畢竟現在的英國和依舊一潭死水的歐洲大陸不一樣,因為這裏有一條名為伏地魔的攪屎棍,他把英國的這一潭死水給攪渾了,接下來不想暴露都難了。除非張某人現在可以動麵前這位大佬重出江湖,否則歐洲那邊是能拖著就拖著。

所以張旭在教育哈利·波特的時候,選擇了容錯率較高的集體英雄主義路線。這個“集體”並不是指“哈利三人組”這個狹義上的集體,而是包括霍格沃茨、北魔法部和一切與伏地魔做鬥爭的巫師,以及英國政府。有了這些力量的支援,哈利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失敗,哪怕是一次或幾次失敗後,他仍能跑得掉,以圖東山再起,而不是被關在地下室裏等待著奇跡發生。而且隻要哈利這麵旗幟不倒,伏地魔的行動必然會被牽製,再加上士氣尤在,英國的局勢就不會一潰而不可收拾。

在張旭的影響下,哈利一開始也是選擇了相信集體的力量。但是在經曆了一次失敗之後,哈利最終沒有選擇再次相信魔法部和英國政府,而是選擇了自己內心深處最相信的東西,那就是自己的力量。

剛才在格林德沃過來之前,張旭已經搞清楚為什麼自己的路線失敗了。因為他在這方麵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沒能客觀地分析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

哈利進入魔法世界開始,他所聽到的故事裏,一直都在強調鄧布利多和伏地魔的強大,仿佛整個曆史都是由他們兩人書寫的。

而鄧布利多在教育哈利的時候,從就向他灌輸“你是伏地魔的克星,你很牛逼,弄死伏地魔的人非你莫屬”。

於是,哈利的內心裏對就有了一種觀念,認為伏地魔所掌握的力量隻在於他一個人本身,消滅伏地魔的工作隻有他能做,隻要弄死了伏地魔接下來的事情就順利了,而且伏地魔的爪牙不堪一擊。

正因為有了這種迷之自信,所以哈利才會在麵臨困難的時候選擇了自己去莽一波的想法。

至於是糾正哈利的這種想法,張旭已經放棄了,對於這個年紀的哈利來,不讓他吃點苦頭他是不會長記性的。

站在張旭不遠的格林德沃聽了張旭的問題後,居然笑出聲來。

“我和他年輕的時候,都認為我們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傑出的巫師,我們可以領導這個世界,改變這個世界。”格林德沃看著鄧布利多的墓道,“可是,到了後來,我們發現自己隻是比身後的人走得快了幾步而已。這條道路上就算沒有我,也會有人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