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指婚(1 / 2)

倚門立望青帳端,悲風瑟瑟孤影寒。

漫言愁苦訴不盡,微光點點淚淒然。

第一章指婚

乾隆十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蘇州城淮南候府

雖然還是白天,可是府邸上下卻是四處張燈結彩,儀仗隊在走廊兩側羅列,充斥著不小的懷南候府。府內上至淮南候顧承恩,下至打雜的仆人,個個衣冠整齊,屏聲靜氣,畢恭畢敬的在府門內靜候。

三個時辰過去了,夜幕已經降臨,淮南候府成了整個蘇州城最耀眼的一處,燈火通明,恍如白晝。府內的人依舊像白天一樣守候,引的街上的百姓議論紛紛。大家正猜測發生什麼事情,突然遠處飛馳而來一隊人馬,將百姓逐開,不一時又跑來上百名太監,手持圍幕立在路兩旁。又過了一會兒,隻見幾十名太監推著車,拿著掃把和水桶清理路麵。一切完畢後,忽然由遠而近傳來鼓樂聲,隻見一頂十六人抬黃色轎子,與兩頂八人抬青色轎子,在眾多宮女、太監的圍護下,聲勢浩大的進入了顧府。刹時,顧府上下數百人三呼千歲千千歲,跪倒施禮,將皇太後與隨行的兩位王子迎入府中。

顧府正廳,廳門外站立著幾十名侍衛,與上百名太監宮女。廳內,太後福察氏端坐在正中央,兩位王子坐在她兩旁。淮南候顧承恩及三個兒子立在東側,西側是夫人趙氏,顧家兩個兒媳,和奶媽抱著顧承恩五歲的小女兒顧惜睦。福察氏的身後立著兩名少年侍衛,年長一些的約有十五六歲,麵容青秀,身著青衣,腰中佩劍,態度安詳;年少一些的約十三四歲,身穿一襲白衣,手握腰中劍,俊朗的麵容,眉宇間透著淩厲之氣。

隻聽福察氏邊笑邊開口道:“哎,顧愛卿,你們快不用這樣拘謹,哀家呀,原想背著皇帝偷跑出來玩一玩,這宮裏呆久了實在是悶的慌,所以跟我這兩個皇孫永和、永利商議著來蘇州城轉轉,原不想興師動眾的,可誰承望被這兩個小賊偷跑去告訴了皇帝,皇帝不放心,硬是讓他們兩個跟來,結果這一路上弄得哀家被看管的哪都去不得不說,還連累你們這麼大費功夫,哀家心裏實過意不去呀!”隻見顧承恩聞此言後立即上前口頭:“臣蒙萬歲與太後隆恩,無以為報,唯有時代為吾皇盡忠,以圖回報聖恩。今太後千歲駕臨我顧家,實乃顧家之大幸!”

“快不要這樣說!顧卿家請起!廖真,快去扶起淮南候!”

“是!”那位白衣少年步態輕盈的走到顧承恩麵前,扶起他。

福察氏又笑道:“這是廖真,是弟弟,我後邊的是廖康,是哥哥,他們兩個是軍機大臣廖仲廖大人的兒子,現在是皇上最寵信的兩個侍衛。皇上聽說我非要出門,不放心,硬是要他們兩個跟來,哎,結果一路上他們是寸步不離,弄得我哪都不能去,好不煩人哪!”

趙氏聞言後上前福身,陪笑道:“當今聖上以仁愛、忠孝治天下,聖上對太後的孝心實在令臣等感動。”

“是啊!”顧承恩也道,“這兩位公子氣宇不凡,將來又是我大清的棟梁之材!”

福察氏聞言笑著點頭,忽又抬頭看見了趙夫人身後奶媽懷中的顧惜睦生的粉雕玉琢,心裏十分喜歡,問道:“顧愛卿,這是你的小女兒吧?”

“回太後,正是小女惜睦。”

“快近前來,讓我好好看看。”

奶媽忙把顧惜睦放下,扶著她來到福察氏麵前,隻見小惜睦跪在福察氏的腳邊,奶聲奶氣的道:“給太後請安!”

福察氏高興的抱起五歲大的惜睦,喜歡的很,回頭對顧承恩說:“卿家真是好福氣呀,你這女兒真是好生討人喜歡啊!”

“是啊,候爺真是好福氣,令千金生的如此聰明伶俐,將來一定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女。”一直站在福察氏身後的廖康忽然開口道,一旁的廖真卻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他一眼。

福察氏聞言回過頭來頗有玩味的對廖康說:“原來你也喜歡惜睦啊!顧卿家,哀家做主把你的惜睦許配給廖家大公子吧!”一席話出口,眾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