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請戰(2 / 3)

“給單奕軒發個電報,然他的特別行動隊振作起來,還有,要抓緊時間把傅龍嬌同誌送到這裏來!”毛主席輕咳了兩聲。

“好的!”

在特別行動隊的兄弟都沉浸在悲傷中的時候,日軍在東南亞的部隊已經順利公婆東南亞守軍,日軍大批部隊駐守東南亞,準備發起更猛烈的戰鬥。

單奕軒命令特戰隊的兄弟將傅龍嬌送至延安。在接下來的日子,單奕軒每天都在監督部隊的訓練,除了這些,他還和威廉一起研究新式步槍的製作,建立兵工廠的欲望,也在他心中慢慢浮起。

由於飛虎隊的犧牲,單奕軒對外麵所發生的戰事不聞不問,原本打算徐州會戰開始後,讓飛虎隊的兄弟出出風頭,這一次,他錯了。

不日後,徐州邊沿地區中日兩軍爆發戰爭。麵對整天不斷響起的槍聲,單奕軒不屑一顧。

經過平津、忻口、淞滬、南京等戰役,中國軍隊雖遭受重大損失,丟掉了華北大部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但中國軍隊的主力仍然存在;而且由德國大使出麵進行的“調停’,因為日本要價太高,也被國民政府所拒絕。這是日本所料想不到的。同時,日軍在華北和上海、南京等地作戰的勝利,又使他更加驕橫自矜,不可一世,認為隻要繼續用兵,消滅掉中國軍隊主力即可迫使中國國民政府投降。

這樣,在攻占南京後,日軍便又發動了以攻占徐州為目標的戰役,企圖打通津浦鐵路,溝通南北兩大戰場,攻取武漢,進一步迫使國民政府投降。

日軍占領南京後,華中方麵軍即派出第十三師團由鎮江、南京渡長江,攻占揚州、儀征、六合、滁州等地。次年1月26日,日華中方麵軍在取得大本營的同意,正式命令第13師團從滁州、全椒地區出發,分3路北進,把矛頭指向蚌埠。但這時日本大本營又考慮到在華戰線太長和兵力不足的實際情況,提出將進攻中原的作戰推遲到新編師團投入戰場後再實施。

可華北方麵軍,特別是第十、第五師團,驕矜自負,極力主張向前推進,一舉攻下徐州。於是華北方麵軍的礬穀廉介第十師團和本川旅團於1937年12月25日占領濟南後,在次年1月上旬繼續南下,接連攻占肥城、泰安、兗州,曲阜、鄒縣、濟寧,把進攻矛頭直指滕縣;同時,日軍板垣第五師團東出膠濟路,於2月中旬沿台濰公路南下,準備奪取魯南重鎮臨沂,迂回台兒莊,然後兩師團南下合圍徐州。

徐州地處津浦與隴海鐵路交叉點,扼蘇、魯、皖、豫四省要衝,是中原和武漢的重要屏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為加強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鐵路的防禦力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守徐州。次年1月,蔣介石又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逮捕了為保存實力,丟失山東省大片土地的山東省主席韓複榘,予以正法。

當南線日軍圍攻蚌埠時,李宗仁調集了於學忠第五十一軍、劉士毅第三十一軍及廖磊第二十一集團軍共4個軍9個師,8萬人左右,到南線禦敵。南線各軍按照李宗仁的命令,閃開正麵,在津浦路西側山地隱蔽待機,及至日軍進至明光,風陽,臨淮關、蚌埠一線兵力分散時,突然向敵側後發動猛攻,迫使敵退回淮河南岸。這樣,在南線形成敵我對峙的態勢。

北線沿津浦路南下進攻滕縣的敵磯穀第十師團瀨穀支隊和沿台濰公路南下進攻臨沂的板垣第五師團阪本支隊,則分別在滕縣和臨沂區遭到中國守軍的堅決抵抗。3月16日淩晨,敵人在強烈的炮火和飛機掩護下,向滕縣城發起猛攻。守衛滕縣的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一軍(軍長孫震)第一二二師5個營3000餘人,在師長王銘章指揮下,與敵血戰3天,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滕縣陷落。進攻臨沂的敵阪本支隊,在臨沂以北湯頭地區遭到龐炳勳第三軍團和前來增援的張自忠第五十九軍3個師3萬餘人的堅決抵抗。使日軍苦戰經旬,付出重大傷亡,也未能攻克臨沂城。滕縣和臨沂戰鬥,為台兒莊戰役贏得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