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天工傳說(1 / 2)

天地本不仁!鴻蒙宇宙,混沌一體,未有天地之分。大神盤古孕育而生,以一己神力,挾神斧之威,開天辟地,是為“天工”。

天地初開,萬物不全,為防天地重合,天工盤古,乃化身天地間,以神識之力,苦苦支撐天地億萬年。

億萬年後,盤古神識之力消耗殆盡,天地動蕩,意欲重合,乾坤因此而巨變:天頃西北,地陷東南,天火四起,洪水泛濫。而洪水之中又生妖獸,名龍蛇,龍蛇異秉,生性食人,肆虐橫行,所到之處,神魔退避……

自天地初開,世間便有人神魔三道,神乃魔生,人乃神造,三道循環,維係天地,是以神魔一家,人神一體,三道眾生億萬年來一直相安無事。

天塌地陷,龍蛇肆虐,自是擾亂三道,三道眾生,退避一處,世間萬物,毀諸一旦。三道之主,大地之母——女陰,不忍見天地毀滅,眾生受苦,遂尋來盤古之心——天地洪爐,耗盡畢生心力,煉出七彩神石,補全天地,又以洪爐之灰,埋塞洪流,平息洪水,隨後,盡一己神力,斬殺龍蛇之皇——黑龍,刹住了龍蛇的氣焰,由是天地得以保全,萬物得以延續。為銘記女陰恩德,眾生尊女陰為女媧,永世祭祀,是為“地匠”。

地匠女媧為救天地萬物,耗盡心神,神力耗盡,不得不神遊三十三重天外——太虛秘境,靜養萬年,以待萬世之後再臨人間。女媧神遊太虛之前,為安眾生,以正天地,遂將天地二界三道,改立為三界六道,使得天地萬物各有所歸。

三界者,天、地、凡三界。天界,位於九重天之上,上居眾神和眾仙,眾仙,乃神人之子或是凡人修煉成神,又稱仙人。魔界,位於大地之下,九幽之上,所居為群魔和眾妖,妖者,乃魔人之子或是凡人修煉成魔,是為妖魔。而其餘萬物,飛禽走獸及人類則居於凡界,因凡界位於天地之間,又因凡人最多,是以又稱人間、凡間。為保三界和平共處,防止三界相爭,女媧又在三界之中各設禁製,使得人、神、魔無法擅闖對方界域。隻是,為讓三界彼此能有些溝通,女媧所設禁製皆留有缺口,隻需有無上神力或魔力,即可通過。同時為保三界秩序,三界之中,女媧各立其主,天界之主是為天帝,名帝俊,魔界之主是為魔帝,名刑天,而凡界之主則為人皇,名伏羲。

六道者,天、人、魔、妖、鬼、畜,三界眾生盡歸於六道所管,自知天道終循環,生死當輪回,女媧又在九幽之下,設下六道輪回,以殘餘神力開辟出輪回隧道,三界眾生死後皆入輪回隧道,經過輪回又再次重生於六道。六道輪回所在之處是為陰間,陰間創立,女媧設下大陣“九幽收魂大陣”,三界眾生但凡身死皆被收入陰間,隻是若心懷無比怨念而怨氣太重則不被此陣所收,不入陰間,需得等其在人間消除怨念方可投入輪回。為平昔日死於龍蛇之口的三道眾生心中怨氣,又為了護衛六道輪回所在的陰間秩序,女媧聚眾亡靈之魂魄於陰間,又引來盤古之淚——奈何之水,灌入陰間,淬洗去眾亡靈心中怨念,隻是經過奈何之水的淬洗,眾亡靈反而不死不滅,天地間萬般利器奈何不得!而陰間之內由此出現了一條河——奈河。眾亡靈既守衛陰間,是以女媧名其為“陰差”。陰差生生世世守衛陰間,自是枯燥萬分,為防有陰差無故闖入人間而肆意妄為,女媧便將天地洪爐中神火引入烈日之中,使得人間烈日之光挾帶神火之威,陰差見之便會魂飛魄散!隻不過陰差雖不能白日行走人間,卻可以夜間遊走,為防又冤魂為禍人類,女媧特命陰差緝拿那些未被“九幽收魂大陣”收入陰間的遊魂。陰間既立,女媧又立一人統領陰間,是為陰王,名閻羅,世稱閻王。

三界六道既立,又有陰間執掌輪回,女媧便神遊太虛而去,臨去之時,忽感凡界眾生雖多卻實力太勢弱,千萬世之後難免受神魔二界欺辱,心念一動間,便將一縷智慧靈光灑向凡間,凡人沐浴靈光之後,心智大開,而飛禽走獸沐浴靈光之後,也增長了少許靈智。自此,三界之中雖然神借諸神神力無邊,魔界群魔魔力無限,凡界之人卻智慧無窮,三界倒也相安無事。

隻是,百餘年後,三界之中,魔界眾妖魔因長期屈居於神、人兩界之下,心中漸生不滿,而天界諸神仙也因長期高高在上,心生傲慢。恰在此時,凡界中,人皇伏羲去世,軒轅繼位,是為黃帝,黃帝繼位人皇,天下部落盡皆臣服,偏有九黎一族心生不滿,最終在首領蚩尤的帶領下起兵叛亂,為平定叛亂,黃帝與蚩尤開始了一番大戰,人間烽煙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