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了謝文淵的打算以後,謝老太太和謝老爺子心情不想之前那麼頹喪,吃了藥很快就好了起來。
謝文淵忙著把宅子兌出去,可願意買的人出價都太低了。當初他來的時候,花了一千二百兩銀子買的這處宅子,如今人家一開口,就是五百兩,他連還價的心思都被打擊沒了。
這些人,分明就是看謝家如今落魄了,沒有靠山,才想著落井下石的撿便宜。雖然當初謝琛做官的時候,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也規勸過家裏人要安守本分,別給他惹事兒,可小劉氏和謝老太太那種性子,能安分得了才怪。
因為家裏出了個縣丞,謝老太太和小劉氏出門都是鼻孔朝天的,遇上搭話的人,也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去商鋪買東西,貪圖小便宜不說,還總雖人家商鋪嫌東嫌西。就是謝老爺子和謝文淵,雖然不像她們做的那麼明顯,可眼神和話音兒裏也是帶著高傲和不屑的。
人家做生意的人,都講究個和氣生財。雖說也不是所有人都懼怕謝琛這個小小縣丞,可也懶得與他們多費糾纏。平時都笑嗬嗬的忍著,可這時候,明知道他們沒有翻身的可能了,誰還樂意看他們眼色?
就算不去落井下石,也不會多管閑事去幫忙。
最後還是有個牙行那兒,來了個外地的人家,要買房子落腳,被介紹到了謝家。牙行的人給謝文淵開價到了一千兩,但要求謝文淵額外給他一百兩的介紹費。
雖說這也夠他心疼的了,可畢竟比之前的劃算,於是謝文淵咬咬牙,答應了下來。
謝琛自從被罷了官職和功名之後,就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什麼也不問,什麼也不管。偶爾小劉氏會對著他哭訴,他也是一臉呆滯,沒有反應。
房子賣了之後,謝文淵雇了馬車,準備帶著一家人回上柳村。謝琛一臉木然的跟著他們上車,一路上一言不發。
謝老太太看著大孫子變成了這樣,心疼的直流淚。謝老爺子也後悔不已,深覺當初自己短視,害了珊兒,更害了大孫子。
但是他們現在什麼都不敢說,生怕說錯了什麼,又惹得大媳婦兒和大孫子不高興。他們老兩口已經是身無分文,若是老大一家不養著他們,他們就一點活路都沒有了。
謝老太太如今是拔了牙的老虎,再也威風不起來了。
一家人坐著輛破馬車,吱呀吱呀的往回走。
而謝瑤,在做通了孟氏和謝文良的思想工作之後,決定先去上柳村問問謝明禮夫妻的意思。若是他們願意娶京城,那就最好。畢竟現在他們是謝文良的爹娘,謝瑤的爺奶。
若是他們一家子就這麼走了,是會留下不孝老人的壞名聲的。
至於謝瑤的身世,現在還未的都皇家的承認,他們就暫且沒有透露,隻說是家裏生意做得好,謝瑧和謝玧要讀書考試,所以決定搬到京城去。
開始的時候,謝明禮和薛氏夫妻並不願意。雖然謝文良過繼到了他們這一支,但謝文良都這麼大了,他們的感情並不算特別深厚,當初也就是想著百年之後能有個抗幡摔盆的人,並沒有打算打算真的讓謝文良一家給他們養老。
可孟氏和謝文良說的情真意切,是真的願意孝順他們,謝瑤也敲邊鼓,說的好像他們不去,就是要陷他們於不仁不義的地步,還會影響謝瑧謝玧讀書,最後老兩口隻好點頭。
反正女兒嫁得好,他們不擔心。兒子已經沒了,留在這兒也是睹物思人平添傷懷,或許換個環境,心裏還能輕鬆一點兒。
至於小石頭,文嬸兒想讓他跟著謝瑤一家去京城。因為扶風在這兒的武館不打算繼續開了,若是他們走了,小石頭的武藝就會荒廢。雖然舍不得兒子,可文嬸兒知道把兒子留在身邊也不會有什麼大出息,不如跟著謝瑤一家出去長點本事。
當然,她也不會讓謝家幫著自己養孩子。就算兩家關係好,她也不能這麼做。說好了會每年給謝家五十兩銀子,當做小石頭的生活費。
謝瑤沒有拒絕,鬥米恩升米仇,再說她若是拒絕,或許對方還會覺得自己是看不起人家。不過她同時也決定了,把文嬸兒和文大叔看守果園的月銀提高,到時候果園出產了東西,還能賣到京城,賺了銀子,給他們分提成。
這個果園一直都是他們在精心照料,自己除了開始的時候費了些心思,之後就沒怎麼再上心。好在最初的時候都澆了靈泉水,謝瑤也給村子裏的小河渠裏混了不少靈泉水,果樹苗長的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