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迫不得已(1 / 2)

翌日的比試設在了永寧殿的正殿,關於這三場比試,錦朝和瑤支各自派出一人作為評判,瑤支一方無疑是崇硯親自擔任評判,錦朝一方則是蕭承鈞。除此之外,崇硯還花費重金聘請了墨雨齋的兩位師傅前來,各自主持一場比試。

瑤支國推崇才藝,有誌投身仕途的學子們除了要有真才實學外,還要擅長哪怕是一項才藝。在這裏,才藝的範圍十分廣泛,它可以是琴棋書畫,也可以是十八般武藝,總之,要有這些傍身,才能在出仕的道路上走的更順暢。

而墨雨齋便是瑤支的十二家書院中最負盛名的一處,每年都為朝堂輸送大量的人才,而能成為墨雨齋的師傅,自然要在某方麵有所專長。

此番崇硯請來的便是最擅長武藝和琴藝的,至於第二場舞技的較量,自然有瑤支的第一舞姬來評判。因此每場共有三人評判,絕不會出現平局的場麵。

第一場自然是吟風輕易勝出,賀蘭明月的功夫雖然不差,但與暗衛出身的吟風相比還是差了一個檔次。而吟風也在比試中故意賣了個破綻,自己扭傷了手腕,所以比試結束後便匆匆下場休息了。

看著吟風在兩名侍女的陪同下出去後,衛琬才將目光重新轉移到場中的比試來。芸香今日跳的是練習了許久的淩波舞,雖然吸引了不少目光,但在衛琬看來卻是柔媚有餘,神韻不足。

而賀蘭明月一上場,便讓所有人在內心發出一聲驚歎。她今日穿的是一件紅色的舞衣,在色彩上已經奪人先聲,越發襯托出她瑩白的肌膚。

而她平日裏總是隨意散下的長發已經一絲不苟地綰在頭頂,露出她線條優美的脖頸和肩膀。臉上的暗紅色胎記用胭脂勾勒成蝴蝶的模樣,振翅欲飛,臉上並未塗抹太多脂粉,隻是用墨色將眼睛的輪廓細細勾勒,越發襯托出一雙盈盈秋水。

其實衛琬也很好奇,在見識過了那日的鼓舞後,賀蘭明月還能以怎樣驚豔的姿態出現。畢竟那一曲鼓舞,幾近完美的結合了力與柔的美,可謂是舞技的巔峰。

賀蘭明月右臂微抬,隨著樂聲響起而起舞,或跳躍或回旋,雖然空手不執一物,卻隱有風雷之聲,直如三尺青鋒,劍氣縱橫。聽得那樂聲漸漸激昂,衛琬不由得脫口而出:“《劍器》!”

此舞名曰劍器,進退迅速,起止爽脆,節奏鮮明;或突然而來,或戛然而止,動如崩雷閃電,驚人心魄,止如江海波平,清光凝練。而賀蘭明月的一舉一動,都深得其精髓,讓人無法移開目光。

衛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場中央的賀蘭明月身上,卻不曾注意到對麵坐著的一群樂師中,卻有一名彈琵琶的男子也正定定地看著她。他一襲月白長袍,坐在一眾衣著繽紛的樂師中極為不起眼,卻有一雙廖若寒星的眼。

仿佛是覺察到了什麼,衛琬驀然回眸,恰好撞到男子將低未低的眸。全然陌生的容顏,毫不起眼的平凡,然而錚錚琵琶聲卻昭示出彈奏者瞬間波濤洶湧的內心。

衛琬這一個走神,舞曲已畢,賀蘭明月最後的姿態凝定在劍招的起手式上。雖然手中並無長劍,卻是無劍勝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