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中黑色太多,受了驚嚇,吃完飯,我拿點珍珠粉給你吃。”張媽把這一幕看著眼裏,便這般說道。
原來在臉上真的可以把身體的疾病看出來,張媽真的神了。
吃完飯之後,張媽也顧不上洗碗,就給她拿來一支支包裝玲瓏的珍珠,按著上麵的劑量,讓她用溫水送服下去了。
她感覺今天怎麼也精神不振,便回房間去補眠。可是她一躺到床上,就特別清醒,她不想躺在床上消磨時間,便爬起來想找幾本書。
她在房間的書架裏隨意翻翻,書沒有翻出來幾本滿意的,翻出不少昔日她與殷常晨的種種小物件,她一樣樣地拿出來,有當時很討人喜歡的狀元布偶人,有幾隻殷常晨自己做的小木劍,有一隻不知道從哪裏淘來的迷你銅壺……
她翻著翻著,翻出了一個小物件包。她打開拉鏈,裏麵靜靜地躺著幾張內存卡。
她一下子記起來了,這是她一直在找的。她將這個小包連同那些內存卡留了下來,其他東西都裝好,放回書架的一角。
這個書架沒有落灰塵,可見平常時,張媽和周母近來打掃。她們應該已經偷偷地翻過她的這些東西。
她仿佛明白了當初殷母病重殷家慘淡之時她執意要做的周母最終也理解了。她相信一直對她疼愛有加的張媽私底下勸慰了周母不少。
張媽這個稱呼是她從小喚到大的。雖然不是她的親生媽媽,但是對她的愛絕對不會少。
就連張媽的兒子陳國醇也是小時候的死黨之一。
張媽的丈夫在陳國醇才剛剛出生滿月時就在外出攬活的路上被山體滑坡壓死了。張媽含淚下葬丈夫之後,到處找事情做,為了把剛出生的孩子撫養大,吃了不少苦。那年她出生才幾個月大,周母身體不好,無法照顧,就托人想找個實在人一起幫忙照顧孩子。張媽就那個時候來到周家的。
張媽家裏唯一的兒子也跟著到周家生活了幾年。周家有她和周曉茗沒兩個女兒,沒有男丁。在周家養到十多歲,因為成績不好,就出來工作也不安分。後來到了年齡被老周硬是拖去當了幾年的兵,回來就老實多了。張媽一直感念周家的這份情,對待她們一家人都是盡心盡力的。
她想起了這些過往,心裏一陣感慨:有些人碰上就是一輩子的緣分。雖然沒有血脈,卻如同己出。這就是人的情感,都是人心長的。
她特別喜歡這個家。如果不是遇上殷常晨,她甚至想一輩子待在這個溫馨的家裏。
她一想起殷常晨,看著擺放在麵前的五張內存卡,裏麵裝滿了他們點點滴滴的記憶,讓她一點點進入溫情的記憶。
當初她害怕記不住,她就一條條地存起來。她存起來是希望有一天她拿出來時,那些過往的美好便如同塵封的記憶突然開啟。當初她並不知道這些記憶會被開啟是在這種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