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思考時,最需要安靜,這時可以集中精力敏銳地抓住閃過的悟點。
歌德在詩興襲來時,便急忙跑到書旁邊,稿紙也來不及擺正,就那麼站著,急匆匆地寫下來。北宋革新詩人梅堯臣每次外出也都帶“詩袋”,一有感興就把它記下來。大思想家康德從年青時期就養成一個習慣,把頭腦中湧出的任何一個思想都立即寫在紙上。果戈理隨時隨意把生活中有用的材料、生動的語言記錄在一本本筆記本上,積累成可觀的“手頭百科辭典”。一次他外出旅行,途中走進一家小酒店,突然來了感悟,立即取出紙片,在喧鬧聲中一口氣寫完《死魂靈》第一部第一章,契訶夫有一次偶然在火車上聽到幾句有趣的話,馬上拔筆記錄,可是筆壞了,他急中生智,劃了一根火柴,熄滅以後,就用焦了的火柴頭記了下來。
宋代有名的詩人楊青作詩人靈感一來,不管在哪裏,都要急急忙忙奔回家去,躺在榻上,用被子蒙住頭,不讓任何人幹擾,然後象生病發燒一樣呻吟不絕,直到一首詩做成了才起身一揮而就。
據說,有一天耳聾的貝多芬獨自行走在維也納近鄰的一條小路中央。忽然,他悟性大發,在路上跪下來記錄剛剛構思好的樂曲。他寫得那樣專注,以致一支長長的送葬隊伍奏著哀樂走來,他不曾發覺。送葬者不由得氣憤了,但當他們認出擋路的是貝多芬時,都異口同聲地說:“等一下,讓他寫完!”就這樣,一直等到貝多芬站起來。他才發現觀眾多的人都在看著他。
這就是說,創造性感悟的出現是客觀與主觀多種複雜要素在特定條件下相互契合的結果,打斷後很難有意識地重新複現。因此,感悟一旦出現,就要注意保護,不要讓它受到中途插人的無關事件的幹擾。
緊緊抓住感悟的閃光,創造出驚人之作,這在商界也很多。這種及時捕捉感悟點的事,各個領域都舉不勝數。
美國有個叫派克的人,最初隻開了個賣自來水筆的小鋪子,後來,他卻以“派克筆”而聞名於世。派克這個人很愛鑽研,成名前曾一度天天望著自來水筆出神,想研製一種更好的自來水筆。一連好幾天他都是足不出屋,苦苦思考這個問題。果然,功夫不負有人心。有一天,他忽然想到:為什麼不把作為一個整體的自來水筆分成若幹零散的部分來考慮呢?
於是,他將自來水筆設想成筆尖、筆帽、筆杆等部分,再對各個部分逐一加以思考。這樣一來,果然許多以往想不到的好點子如泉水般地從腦海裏湧了出來。例如:設想製作可劃粗線和細線的不同筆尖;設想用白金等不同材料做成不同的筆尖,設想製作螺紋式筆帽、插入式筆帽;設想製作流線型筆杆、彩色筆杆,等等。派克首先選用流線型筆杆和插入式筆帽這兩個設想加以深入研究,研製成了“譽滿全球”的派克自來水筆,並由此獲得了大量財富。
溫馨提示:奇特的感悟出現後,我們要保持它的連續性,而且要針對它特有的認識過程的模糊性、瞬時性,及時把思想創意記錄下來。否則,就會“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遠難摹”,到時真會後悔不及,甚至抱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