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鬆訪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曾長期對中國實行不承認和敵視政策。進入 20世紀 70年代,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呼聲日益高漲。早在 1969年,毛澤東委托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徐向前 4位元帥縱論國際形勢時,陳毅元帥就曾感歎:中美20年長期交惡,真是慨乎言之,美國人可以上月球,就是接近不了中國,接近中國難道比登天還難?為了對抗蘇聯咄咄逼人的攻勢,中美有充分的理由聯合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為扭轉同蘇聯爭霸的不利局麵,在謀求從越南戰爭脫身的同時,轉而同中國接近。尼克鬆當選總統後,更是通過多種渠道一再表示要同中國和好。中國也開始向美國發出信號: 1970年10月1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人斯諾引人注目地同毛澤東一起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國慶遊行隊伍。第二天,這張照片被醒目地發表在《人民日報》上。這種不尋常的姿態意在向美國表明:中美關係已引起中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1971年3月,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舉行。參賽的美國乒乓球隊主動和中國乒乓球隊接觸,表示願意訪華。正當這項計劃難以得到中國方麵的批準而即將破產的時候,毛澤東主席一錘定音。 4月7日,中國正式向美國乒乓球隊發出邀請。 4月14日,周恩來總理親自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歡迎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小球推動了大球 ”,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 “乒乓外交”成為兩國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兩個多月後,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雙方隨後發表的震驚世界的公告宣布:尼克鬆總統將訪問中國。

1972年2月21日,北京時間11時30分,飛機平穩地停在候機樓前。機艙門打開了,穿著大衣的尼克鬆總統與夫人帕特走出艙門。尼克鬆看到周恩來總理站在舷梯前,在寒風中沒有戴帽子。旁邊站著葉劍英、李先念、郭沫若、姬鵬飛等領導人。

當尼克鬆走到舷梯快一半的地方時,周恩來帶頭開始鼓掌。尼克鬆略停一下,也按中國的習慣鼓掌相還。待離地麵還有三四級台階時,尼克鬆已經微笑著伸出他的手,周恩來那隻手也迎上去,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鍾。此時,尼克鬆感到,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尼克鬆顯得很激動,說道: “總理先生,我感到很榮幸,終於來到了你們偉大的國家。 ”

周恩來說: “總統先生,非常歡迎你到我們的國家訪問。 ”

電視鏡頭一直對著這個曆史性場麵,並通過衛星將這一實況傳到全世界。

由於當時中美尚未建交,所以機場的歡迎儀式非常簡單。沒有歡迎的群眾,沒有令人興奮的鮮花彩帶,沒有迎接國家元首的紅地毯,沒有轟隆作響的禮炮,隻有一麵美國國旗和一麵五星紅旗並排在機場上空飄揚。作為第一個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鬆多少有點失望,不過,在軍樂隊高奏起《星條旗永不落》和《義勇軍進行曲》、客人在主人的陪同下檢閱由350人組成的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時,尼克鬆感受到元首級禮賓的氣氛,並顯得特別激動。

接著,周恩來和尼克鬆一同進入一輛掛著簾子的防彈高級紅旗轎車。在離開機場時,周恩來說: “總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 25年沒有交往了啊! ”

當天下午4時,隨訪的美國記者在人民大會堂門前苦等參加會談的尼克鬆而未果。尼克鬆一向守時,他的 “遲到”引起種種猜疑。直到 5點55分, “謎底 ”方才揭曉。白宮發言人齊格勒突然向記者宣布:在到達北京 3小時後,尼克鬆總統與毛澤東主席舉行了會談。

這次會談,毛主席上來就說: “昨天你在飛機上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說是我們幾個要談的問題限於哲學方麵。”尼克鬆回答說: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讀了主席的詩詞和講話。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學家。 ”

年近 80高齡,又是大病初愈,毅力非凡的毛澤東在笑談聲中和尼克鬆交談了70多分鍾。毛澤東牢牢抓住了談話的主題:中美關係中的 “哲學 ”方麵,即中美關係中的長遠性、原則性、宏觀性、戰略性問題。對這次談話,基辛格後來寫道: “毛澤東是用一種故意顯得很隨便的方式來發表他的主要意見的。 ”

下午6時整,周恩來與尼克鬆舉行第一次會談。會談持續了一個小時。晚7時,周恩來為尼克鬆舉行的歡迎宴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經過一天緊張的活動,中美雙方把這場正式的活動幾乎變成了高潮迭起的聯歡會。周恩來首先代表毛主席和中國政府向美

國客人表示歡迎。他在祝酒詞中說: “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兩國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兩國人民之間的來往中斷了二十多年。現在,經過中美雙方的努力,友好往來的大門終於打開了。 ”尼克鬆也發表了長篇講話。他特意引用了毛澤東的詩詞: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他說: “現在就是隻爭朝夕的時候了,是我們兩國人民攀登那種可以締造一個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偉大境界的高峰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