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家族與佛羅倫薩(2 / 3)

議會任命一個改革會,並給了科西莫極高的權力。科西莫服務較短時期後,毅然放棄議會職位。1444年,科西莫以雄厚的經濟實力控製了政府,成為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執政者。美第奇家族強大的貸款使他贏得了支持,送給教會的禮物使他得到熱心幫助,空前未有的慷慨和公共福利使市民甘願受他統治。

科西莫以精明的中庸之道運用權力,偶爾也用武力。他的傑作之一就是以變動的本金征款代替固定的所得稅,在科西莫統治的20年裏,這項征款共計約合1.21億美元,凡拒絕付款的人即被下獄。這項對窮人有利對富人不利的稅製,使很多貴族被迫離開城市,重新過著中世紀的鄉村生活。科西莫鎮定地接受他們的離去,宣稱隻需幾碼紅布就可以造成新的貴族。

人民用微笑讚許科西莫,因為他們知道這筆征款將用於佛羅倫薩的行政與市政建設。科西莫自己也奉獻出1000萬美元,用於從事公共事務和私人慈善,這相當於他後來留給家人遺產數目的兩倍。他堅持不懈地工作到75歲,精心安排自己的財產和國家的事務。英王愛德華四世向他大量借款,科西莫不計以往愛德華三世的背信,慨然應允,英王便以錢幣和政治的支持報答他。博洛尼亞主教托馬索,因基金耗竭向他求助,科西莫慨然應允。托馬索日後即位為教皇尼古拉五世,科西莫便得到所有教會財產的管理權。

為了避免多種活動糾纏不清,科西莫每天起得很早,然後到辦公室工作,與現代美國的百萬富翁不相上下。回到家時便修剪樹木,照顧藤草。他衣著簡單,飲食節製,而且過著安靜、有規律的家庭生活。應邀到他家做客的人意外地發現,他私人飲食的樸實,和招待外國使節以示禮儀的盛宴,真有天壤之別。他極富人情味,溫和、體諒、沉默寡言,卻以機智聞名。他對窮人很慷慨,常替貧苦的朋友繳稅,以無名氏身份隱藏他的慈悲和權力。

他的外交政策致力於和平組織。他在一連串毀滅性的衝突中得到權力,深感實際或醞釀中的戰爭都會阻礙貿易的進行。米蘭的弗朗西斯卡瀕臨崩潰,威尼斯揚言要並吞這個公國,並完全控製北意大利直達佛羅倫薩門口。科西莫送錢給弗朗西斯卡,鞏固了自己在米蘭的地位,阻止了威尼斯的入侵。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組織聯盟對抗佛羅倫薩,科西莫收回兩地人民的貸款,使政府被迫談和。後來,米蘭和佛羅倫薩聯合對抗威尼斯和那不勒斯,雙方勢力太平衡了,沒有一方敢輕啟戰端,這種平衡政策由科西莫首創。

科西莫對於文學、學術、哲學、藝術的關心不下於財富和權力,這是意大利的幸運,也是人類的幸運。他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良好品格的人。他精通拉丁文,略通希臘文、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他興趣廣泛,能夠同時欣賞各種藝術。他花費大部分財產收集古典教本,所以,他賣出商品後返航的船上,最昂貴的物品,往往是希臘或亞曆山大城運來的書稿。

尼科利因為買古典書籍而破產,科西莫便為他在美第奇銀行開了一個無限製的戶頭,這項支持直到尼科利離世為止。接著,科西莫又雇了45個抄寫員,幫助尼科利謄寫那些無法買到的書稿。這些“珍貴的小東西”,後來都被科西莫存放在修道院、寺院或自己的圖書館中,供他人閱讀。尼科利去世的時候,留下800本書稿,價值美金15萬。佛羅倫薩的一位史學家曾以愛國者的誇張語氣說道:

希臘文學沒有完全被遺忘,沒有造成人類的一大損失,拉丁文學能複蘇為人們的一大福利——整個意大利、而且是整個的世界都要完全感謝美第奇家族的高度智慧和友善。

科西莫的孫子洛倫佐也是一位有著良好教養的統治者,他有很敏銳的藝術美感,詩歌是他最大的愛好,他的文章也可以與當時最好的文人相媲美。他還以自己出眾的鑒賞能力支持藝術的發展,並為歐洲的藝術製定了一係列的標準。在所有的專製君主中,他是最溫和的,也是最優秀的。那不勒斯的斐迪南國王曾說:“他的一生,對於自己的光榮而言是夠長了,但對於意大利卻太短暫。”1492年,洛倫佐去世之後,佛羅倫薩走向衰亡,意大利也不再擁有和平。

意大利的城市

中世紀意大利的經濟特點,是其北部的城市一直比較發達,中古早期即有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

威尼斯位居意大利半島東部的亞得裏亞海岸。13~15世紀,威尼斯已是國際大都市,造船業、絲織業發達,工商業居民有20萬人。威尼斯鑄造的金幣杜卡特是歐洲通用的貨幣,其年收入達100萬杜卡特,相當於全法國的年收入,超過英國、西班牙和教廷。

威尼斯的海上競爭者隻有熱那亞。熱那亞位於意大利半島西部,在1261年幫助拜占庭複國後,取得貿易特權,控製了東地中海的商業。1282年它打敗了鄰城比薩,1298年、1354年、1379年又多次打敗威尼斯艦隊。但1380年熱那亞最終敗於威尼斯艦隊,從此衰落。1396年它承認了法國的宗主權。

佛羅倫薩是歐洲的金融中心,它的毛紡織業也非常發達。盡管有弗蘭德爾的競爭,但由於它有東方的染料,加之其毛紡織業行會的秘訣,佛羅倫薩可製造出一種深紅色的呢絨,而在歐洲暢銷。

意大利城市大多為共和國政體,由市議會掌握政權,控製市議會的是大商人、銀行家等貴族集團。它們一般又分成皇帝黨和教皇黨,互相爭奪。其中不乏冒險家(銀行家、雇傭兵隊長)有時又奪得政權,形成獨裁統治。15世紀佛羅倫薩政權就由美第奇家族控製達60多年,不過,這一家族又是文藝複興的積極讚助者。

權謀大師馬基雅維利

馬克思曾經用極為讚賞的語氣提到三個意大利人,一個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英勇旗手但丁,一個是意大利統一運動的傑出領袖加裏波第,另一個就是意大利人文主義的卓越代表馬基雅維利。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政治思想家、曆史學家。在佛羅倫薩共和國時期,他從事了多年的外交工作。後來專事著述,其中《君主論》《戰爭的藝術》和《佛羅倫薩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些著作中,馬基雅維利提出了這樣一種國家模式:政治應獨立於精神生活並區別於道德;君主政權的職責在於強化國家;宗教信仰不是鞏固政權的工具,而應成為一種道德標準。因此,恩格斯曾稱讚他是文藝複興時期的“巨人”,但也有人稱他是“凶殘的馬基雅維利”、“罪惡的導師”。

馬基雅維利1469年出生於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祖輩曾是佛羅倫薩富有的世家大族,但到他父親貝納多時,家業已經衰敗,除四壁圖書外,幾乎一無所有。他的父親原是一名律師,後因無力償還債務被解除了公職。由於家境的清貧,馬基雅維利童年沒有機會就讀於一流的希臘文學校,而隻能向不出名的教師學習拉丁文。但他是個早慧的孩子,主要靠刻苦自學來豐富自己的學識,自幼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在他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曾頗為高興地說:“馬基雅維利正在用拉丁語寫他自己的文章。”

馬基雅維利的家鄉佛羅倫薩是意大利工商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早在14世紀就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後來又發展為文化藝術繁榮和人文主義者彙集的中心。自1494年,佛羅倫薩爆發了反對美第奇家族統治的人民起義,恢複了13世紀末葉建立的佛羅倫薩共和國,在第一大法官阿德利安尼的推薦下,1498年,馬基雅維利出任共和國的第三大法官兼國務秘書,具體負責外交和國防工作。所以,他多次被派遣到友邦國執行重要的外交使命。

長期的國務活動,使馬基雅維利經受了政治與外交鬥爭的鍛煉,開闊了視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500年,馬基雅維利奉命出使法國,同路易十二會談後,更加感到佛羅倫薩共和國正處在毀滅的邊緣,必須采取積極的行動,隨時準備克服危險與困難,於是撰寫了《在前往瓦爾迪基雅那與起義者談判的路上》一文,表達他對共和國的關注。

此後十餘年的外交活動中,馬基雅維利深切感到,要使意大利強大,就必須消除政治上的分裂狀態,實現祖國的統一,共同驅逐外國侵略者。然而,他畢竟無力回天。1511年10月4日,尤裏烏斯二世同西班牙和羅馬教廷締結了“神聖同盟”,聯合對抗法國,從而完全改變了意大利及佛羅倫薩的麵貌。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軍隊的協助下,大舉進攻佛羅倫薩。馬基雅維利訓練的國民軍遭到慘敗,共和國的行政長官索德裏尼逃亡,獨立了18年的佛羅倫薩又重新落入了美第奇家族的統治之中。馬基雅維利被判禁止在佛羅倫薩自由活動一年和交付巨額保證金,不久又遭誣陷被逮捕入獄,經受嚴刑拷打。馬基雅維利曾回憶說,命運之神那巨大而堅定的惡意突然並且凶殘地擊倒了他。從此,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生涯基本結束。

1513年,馬基雅維利因遇大赦被釋放以後,原想通過以前的同事把自己推薦給新當局,結果未能如願。他痛感政治上的失意與孤獨,於是開始係統地反思曆史的經驗教訓與十餘年的外交實踐,探求救國治國的各種方略,專心於著述。他在一封信中流露說自己“住在一間簡陋的住宅裏,靠著一筆很小的遺產,窮困潦倒地生活”,每到夜晚便潛心於研究,閱讀曆史古籍,“進入古代人的古老宮殿”,“與他們交談,詢問他們的各種活動的原因”。

在以後的14年中,他在政治上雖失意,在學術上卻收獲甚豐,其中《君主論》一書確立了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學奠基人的地位。他通過曆史與現實中的許多實例,形象具體地說明了一個君主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和才能,應該怎樣治理和鞏固自己的國家。馬基雅維利主張,君主應該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為了達到政治目的,甚至可以背信棄義,不擇手段。他說:“我們時代的經驗證明,正是那忽視諾言,善於詭計惑人,而最後戰勝了那些專講信義的人的君主,才能創下豐功偉績。”他認為賢明的君主必須學會隨機應變,以便遵循時代潮流和變幻無常的命運所指示的方向,既不背離善良,又要善於走惡毒的道路,要具有獅子的凶猛和狐狸的狡猾。如有必要,君主甚至可以丟棄靈魂,背叛自己的信仰。總而言之:不擇手段。獅子的爪,狐狸的腦。這便是馬基雅維利的政治思想的兩個方麵。

在《君主論》中,他還認為財產關係是政治的基礎,把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道德看作是人類積極活動的桎梏。他宣稱,強力是法權的基礎,因此應拋開道德來談政治,他的這種觀點是當時對抗社會關係的反映。他麵對現實,擺脫了神學的束縛,純粹用人的語言論述曆史和政治,公開宣稱政治的核心不是人們應該如何行動,而是如何真正付諸行動;不是誰應該掌權,而是人們如何實際獲得權力。

他留給後世的印象也許是個玩弄權術的“政客”;甚至,在辭典中,“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釋義也是“欺騙”以及“無賴”。但他的政治思想明顯地擺脫了傳統道德與宗教的束縛,麵對現實,反映了意大利新興資產階級渴望國家統一強大的願望與要求。

為了討好美第奇家族,馬基雅維利寫完《君主論》後,又想通過老同事韋多利獻給洛倫佐·美第奇,以期回到社會公共生活中去,為國家盡力。然而,現實又一次使他失望了。從此,馬基雅維利完全沉浸在文人生活中。1519年至1520年他又寫了《戰爭的藝術》一書。書中詳細分析了曆史上的著名戰役,研究了當時西歐各國的軍備情況與戰術原則,並結合自己的軍事實踐,對許多戰略戰術問題作了簡明扼要的論述。馬基雅維利認為,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都是完備的法律和精良的軍隊,而且精良的軍隊甚至比完備的法律更重要。由於他在軍事學上具有一定成就,所以恩格斯稱讚馬基雅維利“是第一個值得一提的近代軍事著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