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親臨南京(2 / 3)

很快,船便到了對岸,一上岸,高大的巍峨的城牆呈現在周昊的眼簾中,不虧是大明帝國的陪都,氣勢之大,遠在自己見過的淮安城之上。

不過這時周昊沒有絲毫心情欣賞三百多年前南京古城,因為很快接下來便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落在自己身上。周昊再一次摸了摸身上的槍,確保能在第一時間抽出手槍。

轉過幾處叢林曲徑,前麵一片空曠的場地,數百名錦衣華服之人排隊而立。周昊心頭一驚,肯定是南京的群僚。

周昊緊跟在朱由崧身後,加速向前行去。

那些人顯然是看到了朱由崧,有一名華服之人款步上前,迎向了福王。

待走近,周昊看得真切了,迎來之人麵色蒼老,看樣子有五六十的樣子,垂下幾縷白須,一走近朱由崧麵前,便抱挙道:“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恭迎福王大駕!”

朱由崧趕忙還禮。

周昊與其餘數名待衛士立於旁側,一聽來人便是曆史上著名的率領揚州軍民與滿清大軍相抗數十天最終殉國的史可法。周昊不由得細細打量此人,隻見著身繪有仙禽的錦袍,頭戴烏紗帽,麵容清臒,眉宇間隱隱有書卷之氣。

史可法領著朱由崧向迎接的群臣中走去,待走近群臣麵前。那些迎接的群臣齊聲道:“恭迎福王殿下。”

周昊在古代第一次見這樣的場麵,倒有些不知所措,卻見朱由崧絲毫不亂,舉止有度,隱隱有皇族之風,不禁對這個玩童起了一絲敬佩之感。

看到這樣的場麵,周昊也稍放鬆了一些,他想像中從四麵八方突然間飛出數名黑衣人,刀光劍影,均向自己與朱由崧卷來,這樣的畫麵並沒有出現,看來是武俠電視劇看得多了,不過周昊還是絲毫不放鬆警惕。

群臣相見畢,史可法向朱由崧道:“殿下能親自到南京監國,是大明之福啊。”

史可法說完,其餘群臣也是紛紛附和,大意是如果朱由崧不能活著到南京來監國,大明就要完蛋了一樣。

史可法為朱由崧引見群臣,指著一名錦袍中年人道:“這位是南京禮部侍郎錢益謙錢大人。”

“這位是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

……

所引見之臣一一上前拜見,朱由崧也是一一還禮。

周昊正身直立,站在侍衛隊中,在所引見群臣中,他倒是關心地細看了一下傳說中東林黨的黨魁錢益謙。隻見錢益謙一張國字臉,看樣子年齡有五十左右,氣度雍容,儒者之氣盡顯。

周昊暗自感歎,這可與史書上說的酸儒、隻為門戶之爭的錢益謙有些不符,不過這時的錢益謙麵上的笑容顯然是勉強出來的,多少有些隱隱的失落。

周昊看到朱由崧戴著破舊的角巾,衣服與群臣的華麗相比,顯得十分明顯,卻能與眾臣侃侃而談,與平日自己相處時的頑童樣截然不同,也不失皇族的風範,不禁暗歎,古代的王子從小深受這種高貴氣息的濡染,果然氣度非凡。

朱由崧與群臣相見畢,便由史可法恭送朱由崧上了一頂十分華麗的轎子,向城內而去。

周昊看到群臣待福王倒是十分溫和,看不出有謀害福王的樣子,倒是長舒了一口氣,作為侍衛,緊跟在福王的轎子之後,向城內進發。

一進朝陽門,夾道兩旁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湧擠著向福王的轎子看去,周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注意著來自各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