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這……”察管事麵呈難色:不是他不願,而是王爺厭惡這些軟語媚腔的伶人是出了名的,偶爾叫個戲班進府,或是安排一個半個的唱伶逗太妃開懷是自己辦事得力,若當真在府裏籌建起一個戲班子來,王爺會準才怪!但若當口拒了,使太妃不喜,回頭還免不得要受一頓叱罵,這……
\t左右作難間,他偷眼瞥向了太妃身後的大丫鬟:姑奶奶,救命啊。
\t大丫鬟爽落抿嘴一笑,俯下身子,道:“太妃,照奴婢看,把小樊留下,大可不必那樣費事。”
\t“你這丫頭有主意?”葉迦氏何嚐不知兒子脾性?每一回兒子回府,她耳朵若饞了,也隻會叫一兩個伶人在跟前清唱過癮。如果有兩全其美的法子,她自然樂見。
\t“小樊不是念過書懂學問的麼?咱們府裏一直在給小王爺尋摸一位教授漢家學問的教習先生,一直也沒找著合意的,若小樊能做小王爺的先生,得閑的工夫給太妃來上一出《牡丹亭》,不是兩頭兒都落好的事麼?”
\t葉迦氏聽得欣然起笑,察得明卻微顯躊躇,“小王爺的漢學教習先生缺位已久,咱們之所以尋摸不著適合人選,概因別家王府侯府請來的漢學先生都是有名有姓的大學問家,咱們不想落了下風。這差使不是任何一個讀過幾天書的人便能勝任得了的。”
\t樊隱嶽淡哂,“草民不才,的確不是什麼有名有姓的大學問家。但草民自問在讀書和學問上,不會輸了別人。察管事若不信,不妨找一兩個人來,大家小事切磋,高下立見。”
\t葉迦氏大喜,“這麼說,你是應了我孫兒的這樁差使?”
\t“還要等察管事把人請來切磋後再作定奪。”
\t“行了行了,這事本太妃給定了,打今兒個起,小樊就成了博兒的先生。”葉迦氏一錘定音。
\t察得明皺眉遲疑,“太妃,要不要和總管事商討……”
\t葉迦氏側首瞥她,似笑非笑,“察管事縱使不聽本太妃的話,也該相信本太妃的眼光罷?小樊骨骼清秀,談吐不俗,必是腹中有物。前天為本太妃寫戲詞時,那一手好字你不是沒有見過。還怕教不了博兒一個五歲娃娃麼?”
\t太妃把話說到這份上,誰還敢置喙一字?
\t如此這般,樊隱嶽便進了南院大王府,做了南院大王愛子的教習先生。
\t做了教習先生,地位相應不同,所聞所知,逐漸多了。
\t如南院大王的正妃已逝去一年,當下正妃之位空懸,但府內並沒有有資格問鼎該位亟待扶正的側妃庶妃,是以各家部落的公主俱是虎視眈眈。畢竟,那樣一個榮耀大位,不是侍妾們敢奢想的。羲國的等階之分,甚至較天曆有過之而無不及。
\t如南院大王一年之中,一半以上的時間俱是征戰在外,在正妃逝去的第一年裏,甚至整整一年不曾踏入府門。
\t事母至孝,又愛妻情深,敢情這位王爺還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