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襄自己也很清楚納蘭雋真實的意圖,不過他並不抵觸,一來他知道自己的爺爺和父親做事滴水不漏,定不會讓納蘭雋發現什麼端倪,二來,這一次他去南部,正好也可以幫一幫蕭玉辰,三來,他也著實有些想念連皓月和榮蘇了,這次去,正好也能與二人團聚團聚。
納蘭雋一路率四萬大軍去支援曜日,半路之時突然接到消息,說豫昭王從茺乾城出兵,正往彭關進軍。連皓月因為曜日被靖淵王包圍,而且兵力不足,所以無力出兵援助。納蘭雋當機立斷,不去曜日,而是趕近路前往彭關,擊退豫昭王大軍。
四萬大軍星夜兼程,趕往彭關,竟然恰巧趕在了豫昭王的軍隊之前抵達了彭關。或許是蕭奕洵是打算突襲彭關,又或許是他未曾料到納蘭雋會突率大軍支援,所以隻帶了兩萬人前往彭關。納蘭雋見靖軍人數稀少,便擺開了陣勢先行發起進攻。離漠大軍都以為會與豫昭王展開一場激烈的決鬥,卻沒想到,交手不過片刻,豫昭王便帶著大軍,撤退回茺乾了。納蘭雋見蕭奕洵撤退迅速,生怕有埋伏,直追了兩三裏地,就收兵回彭關,留下了一萬人在這裏幫助良英鎮守彭關,帶著剩下的三萬向曜日進發。
曜日城這裏,靖淵王領著八萬大軍,駐紮在曜日周圍,基本上已經被包圍的水泄不通了。納蘭雋率大軍趕到的時候,正值夜間,他蟄伏許久,一直等到深夜時分,人最困乏的時候,突率大軍,猛攻東南角,撕開了一個口子,成功的進入到了曜日城內。
當連皓月見到納蘭雋的三萬大軍和糧草平安整齊的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連納蘭雋自己也不信,短短幾日之內,他先是擊退了豫昭王然後又衝開了靖淵王的包圍網。要知道,豫昭與靖淵可是如今靖朝年青一代最負盛名的戰將了。
聽到納蘭雋敘述完自己擊退豫昭王和靖淵王的事情之後,連皓月並沒有向完成一樣,稱讚納蘭雋天縱奇才,天威雄雄。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懷疑之中,因為,以蕭奕洵的謀略以及情報分析,他不可能不知道納蘭雋已經率著大軍從且柔前來支援了,所以他怎麼也不應該隻帶著兩萬人就與離漠對陣。
如果這件事情硬要解釋,說成是豫昭王疏忽也就罷了。可靖淵王這件事情連皓月卻怎麼也不能理解,因為這近一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在與靖淵王對陣。他深知,蕭楚延的布陣是怎樣的精密和完美,八萬的軍隊,他幾乎用出了十萬人的敢接,圍城之地,基本沒有一個弱點與缺漏。他曾經幾次想要率重兵突圍,都被蕭楚延給擋了回來。而且更可怕的是,這支軍隊,在夜晚的時候,會比白天警惕上十倍,就是擔心有人趁夜突襲。所以,要說納蘭雋深夜突圍進來,基本上就是無稽之談。
連皓月思前想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豫昭王和靖淵王兩人都是故意輸給納蘭雋的!
納蘭雋洋洋得意的向連皓月說出了自己的戰績,正想聽連皓月說出一番感慨佩服之言,卻沒想到連皓月一臉正色對自己道:“大王,可能我們已經中計了。豫昭王是故意要打彭關,然後讓您分一部分兵力在彭關。而靖淵王則是故意放您入城,好將你我一並包圍。”
興致昂揚的納蘭雋被連皓月這麼猛地澆了一碰冷水在頭上,登時便冷下了一張臉。這一路之上,所有人無不是讚揚自己擊敗了豫昭與靖淵兩大靖朝名將,偏偏是連皓月不知好歹,非要與旁人唱反調,他冷冷道:“連將軍為何偏偏要長大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
連皓月這一個多月以來,日日與靖淵王相對,每日都因靖淵王強大的戰場指揮能力而心憂,心思更是一直高度緊張。一發現納蘭雋的出現可能是豫昭王和靖淵王共同算計的,便不安了起來,也沒有精力再去思索納蘭雋的心情。
其實這一次,連皓月與納蘭雋都沒有錯,連皓月所考慮的是戰術的失誤與否,這關係到日後征戰的勝敗。而納蘭雋關注的則是自己的顏麵,準確來說,隻離漠的顏麵,這一次,他擊退豫昭王不可一世的遼東鐵騎,撕破那號稱天下第一防的靖淵王的軍陣,可以說給離漠增添的士氣是難以估計的。雙方都有各自的考慮,而且都專注於自己這一方,很難發現對方的意圖,因而便產生了無法避免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