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叔侄聯手(1 / 2)

雖說張萬達的事情讓蕭容崢白白陷入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好在這件事情他和姚照珂處理得當,在事情還在控製範圍之內就解決了,也算虛驚一場。隻是白白損失了一個人實在讓蕭容崢十分不滿,好在他還想出了一個很妙的主意。

本來刺傷林希筠的刺客是打著離漠的旗號的,現在舉朝上下基本都知道了這件事情,如若這個時候再把真相全盤托出的話,雖然自己和姚照珂是不痛不癢,但到底還是有損靖朝聲譽,白白讓其他人笑話靖朝內部不和,這不是蕭容崢所希望看到的。就算他與蕭奕洵再怎麼個鬥法,也不會做出有損靖朝利益的事情,好在這件事情巧妙就巧妙在現在眾人都認為是離漠的士兵刺殺了林希筠,他想光是靖朝這邊都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離漠那邊一旦得知這個消息,納蘭雋還不如臨深淵了?

蕭奕洵常年在遼東與離漠作戰,對離漠的情況很熟悉,自然很快領會到了蕭容崢的意圖,所以在蕭容崢同沈鴻彬、許恒說明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他又補充了一點:“納蘭雋此人外強中幹,空有野心實則無為,這麼多年來沒有宿伊撐著,離漠氣焰不會這強橫。況且納蘭雋十分多疑,除了宿伊,他很少會信任其他的人,現在宿伊死了,如今的離漠統帥申惠在他眼中不過是濫竽充數之輩,一旦申惠的行為觸觸怒了他,納蘭雋很容易就會罷黜申惠。”

“如今,舉朝上下都認為是離漠有人要為宿伊報仇,朝中出兵的欲望很強盛,這個時候,若是以我朝的名義發一封信給納蘭雋,再從中散播一些謠言,就算納蘭雋忍著不查申惠,心中也會怨怒他的,失了納蘭雋的心,申惠在離漠還有什麼用武之地呢?”

許恒和沈鴻彬也算是人精了,見蕭容崢與蕭奕洵都提出這個方案,仔細琢磨一下,倒也真是利大於弊,自然不會反對。

蕭奕洵與蕭容崢相視一笑,蕭容崢雙手撐住桌案,冷笑道:“奕洵,你先從遼東派人進入離漠造造謠,等過了明年二月,聲勢一起,我們這邊就以朝廷的名義發信且柔,我倒要看看,這個離漠王主會是個什麼反應!”

蕭奕洵答:“可以,侄子現在暗中發令遼東。”

時過多年,當兩人再一次回憶起這次場景的時候,不由都唏噓不已。分明暗中兩個人你來我往,鬥得不可開交,但是對外政策上竟然如此出奇的一致,蕭容崢深謀遠慮、老謀深算,蕭奕洵果敢剛斷、雷厲風行,雖然各自為政,暗中爭鋒相對,可是,對外,兩個人的步伐從來沒有出現過相悖的局麵,這一次兩人聯手合謀離間納蘭雋與申惠,或許蕭奕洵不知道,正是他和蕭容崢的這一次謀劃,給了身在且柔的秦婉詞還有蕭玉辰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

就在蕭容崢與蕭奕洵商議如何離間納蘭雋和申惠的時候,段霖暉卻懷疑到了另一件事。在確認自己的懷疑之前,段霖暉找來了押運刺客的譚允墨,並且問了他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這個匪首是故意被他抓住的?

他原以為譚允墨聽到了這個問題會感到不悅,畢竟若是承認這件事,不等於是否認自己的能力麼?可是譚允墨卻不一樣,他當場就回答段霖暉,從一開始他就有這個疑惑,從來劫匪劫財,抓到的,都該是些手下,何以這一回竟然抓到了匪首,卻逃掉了幾個幫眾。當時他便覺得此種有疑,所以回到長安後,他曾經暗中將這件事情告訴過蕭奕洵,蕭奕洵對此事也抱有懷疑態度,本來他還想再查一查這件事情,哪知張萬達這麼快便“認罪伏法”了,全然殺了蕭奕洵一個措手不及。

從譚允墨這邊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段霖暉逐漸陷入了一種沉思。按照道理,張萬達不可能在還未定罪的情況下主動認罪,就著他三品安南將軍的地位,也沒有人敢輕易動他,更何況長安還有姚照珂在,於情於理,張萬達也不應該這麼早據束手就擒,他的自縊太過迅速、太過直接。

同時,從刺客與那“匪首”身上審出的結果也讓他深有懷疑,按他們所說,張萬達是怕林希筠得勢對他動手,所以想先乘機除掉他。林希筠當年確實有放過這樣的話,說出去也能讓人信服,可是這個理由到了段霖暉的耳中,卻蒼白無力。首先,經過十年時間的磨練,林希筠早就從當年的意氣少年變成了現在能夠獨當一麵的傑出統帥,以他的氣量和城府,不可能因為當年張萬達因雨而不能支援龍靖楓這件事情就對張萬達有什麼殺心。更何況,當年從秦煦卿口中得知居峽穀真相之後,這個理由就更是胡說八道了,張萬達所懼怕的根本就是林希筠知道了當年是他逼死遼東一幹將士,會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這才應該是張萬達想殺林希筠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