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患之災(2 / 2)

——————————————————————————————————

黃河決口,堤壩毀於一旦,災民告急,當務之急必定是緊急搶修,賑濟災民,四位輔政大臣商議一番,即可下令由戶部撥款兩百五十萬兩賑濟災民,再調一百五十萬兩加固黃河剩餘堤壩以及搶修決口處。

可是戶部得令之後,卻拿不出這麼多銀子。這讓蕭奕洵十分震怒,當即嗬斥了戶部拿不出三百五十萬兩。戶部尚書霍榮也是有苦說不出,他知道豫昭王處事果決剛斷,戶部撥不出錢必定讓蕭奕洵大怒,但是這也不是他能控製的事情,頂著腦袋,霍榮親自向蕭奕洵哭訴道:“王爺,不是臣等自己中飽私囊,貪了國庫的銀子,如今國庫一下子實在是拿不出四百萬兩了。”

自從蕭城毅搗鼓出了司糧署和水利這兩件事情,國庫的銀子就像是流水一樣迅速的花了出去,特別是工部,每次都百萬兩百萬兩的支出,霍榮不肯批,就會有人頂著“國策”的名號強行要求霍榮批準,那時蕭城毅幾乎一手遮天,霍榮不敢不批。今年停了司糧署,國庫的狀況好了一些,可是夏汛過後,湖廣一帶出了水患,雖然被堤壩擋住,沒有造成損失,但有些地方為了防範於未然,也打算修建堤壩,剛剛收上來的夏稅基本上全部又都用去了,再加上每年重頭的秋稅還沒有收上來,國庫裏能夠支出的最多也隻有不到兩百萬兩,離目標還差很多。

霍榮委屈不已,幾乎聲淚俱下:“王爺,臣等都盡力了,你要撤了臣的官職也罷,懲罰微臣也罷,可是,國庫實在是拿不出這麼多銀子了。”

國庫弄成現在這個樣子,霍榮自然認為那水裏就是罪魁禍首,他苦苦道:“王爺,水裏不能這麼修啊,各朝各代,都沒有像我們這樣大修水利過,當年羲武帝號稱國庫能夠供應百姓五十年,如此巨資之下,他妄圖全國興修水利,依然慘淡結果,如今我們國庫匱乏,實在支撐不了那麼多龐大的工程了。”

霍榮的話讓蕭奕洵震驚不已,他萬萬沒有想到國庫裏竟然隻剩下了不到兩百萬。也沒有想到竟然是水利的事情將國庫掏空至此,許恒正與蕭奕洵一同在文淵閣當值,聽了霍榮的訴苦,也著實無奈地搖頭:“看來這全國修堤壩,實在是弄錯了啊……”他歎息一聲,卻又立刻對霍榮道:“雖然國庫現在匱乏,但是災情卻不能等,先從國庫撥款一百五十萬兩,一百萬給那些災情特別嚴重的縣鄉賑災,剩下五十萬兩,撥給曆城、章丘等地,能搶修的就先搶修的,銀子的事情我們會再想辦法。”

霍榮領命退下,許恒與蕭奕洵則陷入了沉默之中,這是蕭奕洵擔任輔政親王以來遇到的最大的困境,當初蕭容崢提議停休水裏的時候,是自己堅持水利的工程,沒有想到在今天卻導致了這樣緊張的局麵。這一刻蕭奕洵不得不承認,在這件事情上,自己果然是操之過急了。不過他也明白,現在還不是後悔懊惱的時候,有無數的災民還在等著朝廷的救濟,當務之急是解決賑災的錢款。

此時此刻蕭奕洵已經有些意識到自己在政務方麵的薄弱,所以他不由問許恒:“右相,這剩餘的錢糧,你可有什麼好的方法?”

許恒皺著眉頭,苦苦思索,前兩天,沈鴻彬頭痛症複發,強撐了兩日,頭痛愈強,許恒與蕭奕洵生怕沈鴻彬因此而加重病情,趕忙讓其回府暫時休憩一段時間。而蕭容崢這幾日也忽然告病,在府上休息。所以這一來,賑災與水利的事情就全部交到了許恒與蕭奕洵的手上。

“夏稅剛收,這個時候,若是再次強守秋稅,隻怕會動搖民心,此事不可行。一百五十萬兩,應該能暫緩近大半個月的災情,一百萬兩賑災暫且能成一段時日,但是五十萬兩要想加固修築黃河一帶大部分的堤壩,隻能算是杯水車薪了。一個月內,必須還要再酬出四百萬兩才行。”許恒計算了一下,得出了這個結論,一個月之內,必須要籌集到足夠的銀款,不然災情隻怕很難控製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