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北淮麵目(1 / 2)

江浙一帶,向來是天下糧倉,一塊富得流油的地方,所有不能再長安任職的官員,大多是都想去江浙謀個一官半職在那邊養老。而且江浙多富商大戶,其中與官服盤根錯節,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司糧署的設立更是給官府與大戶之間搭了一座更加結實的橋,司糧署設立約有三年,官府與大戶之間的關係已經根深蒂固,沒有足夠的強權,想要在江浙之間毫無阻攔的宣起這麼大的浪潮根本不可能。江浙巡撫於佑和,為官也算清廉的了,本想好好整治江浙,可是差一點連自己都栽了進去,要不是左相許恒在朝中護著於佑和,這個江浙巡撫,隻怕他早就做不下去了。

以蕭楚延這麼多年與蕭承哲相處來看,第一,蕭承哲絕對沒有如此雷霆的魄力,直接與江浙官吏大戶叫板,二來,就算他下得了這個決心,何以江浙的富商大戶與各地官員會幾乎沒有反抗之力,就這麼順從的讓蕭承哲在江浙呼風喚雨?

所以,江浙的這份奏報讓蕭楚延大為疑惑。

蕭奕洵的目光微微一轉,他微笑道:“是麼,你也覺察出不對勁了是麼?說實話,江浙的這個爛攤子,無論是誰去,沒有個一年半載,是半點起效也弄不出來的,可是偏偏承哲去了,才不過四個月,就弄得這麼風生水起,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蕭奕洵停了一停,略微凝神,看著蕭楚延道:“但是,楚延,如果我好訴你,江浙的事情有人早就預料到了,半年之前便有人在暗中插手,這次承哲去江浙,也有人暗中相助,那麼這樣的結果也就算不得這麼讓人驚訝了。”

蕭楚延吃驚:“什麼?有人早就預料到了?這怎麼可能?”

蕭奕洵的聲音漸漸透出些許冷凝:“一開始,我確實也不相信,但是我讓人去好好查了一番,這才由不得我不信。司糧署的事情,早就有人在江浙看出了端倪,並且半年以來,江浙個各級官署都被暗中調查,所有的錢款支出,貪墨明細都被人查了個大概,所以這次承哲一到江浙,那些原本趾高氣昂的官員們各個都大氣不敢出。至於那些搶占良田的大戶,背景不夠硬的,很容易被人尋了個由頭,便能抄家。那些有勢力的大戶,再怎麼折騰,也鬥不過長安裏的勢力。再者那些帶頭動亂的亂民,比起承哲手裏江浙直隸的軍隊,又算得了什麼?”

蕭奕洵的這一番話驚得蕭楚延幾乎要站起,他錯愕地看著蕭奕洵,不可思議道:“等等,江浙直隸的軍隊?!這,怎麼可能?!”說到底,蕭承哲也不過是一名欽差,就算身上還有重親王的身份,也斷不可能能夠調動江浙直隸的軍隊,越想越覺得可怕,蕭楚延猛然驚悟,他左手拍在椅子的扶手,連聲音也有繼續顫抖:“你是說,朝中有人在幫四哥?”

雖然話有些遲疑,但是這背後之事,幾乎已經毋庸置疑,驚疑的眼眸看著蕭奕洵,蕭楚延再問:“三哥……是,是誰?”

蕭奕洵微微一笑,看著蕭楚延,道:“楚延,你覺得,現在朝廷之中誰還有這個水平,誰還有這等能力,在江浙布置好一切,送承哲這樣一份大禮呢?”

心中隱隱已經有一個答案呼之欲出,蕭楚延的聲音有一些僵硬:“你是說北淮王叔?”

蕭奕洵默默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其實近日,在蕭奕洵身邊,蕭楚延隱隱感覺出了蕭奕洵對蕭容崢的警惕與懷疑。他本以為是秦婉詞的死讓蕭奕洵變得過於謹慎與多疑,畢竟自小到大,蕭容崢無論是對蕭奕洵還是自己都是很好的,他與蕭奕洵也很敬重這位四皇叔。如今蕭奕洵突然抖落出這樣一個事實給自己,卻叫蕭楚延實在難以接受,畢竟毫無征兆的,就讓自己接受一個自己敬重了多年的人其實背地裏有著另一層麵目,任是誰都不可能馬上接受。

可是,如果依蕭奕洵所言,的確,整個朝廷之中,他再想不到第二個人能有這樣的本事。

見蕭楚延疑慮的目光,蕭奕洵慨歎道:“楚延,我知道一時之間確實不容易接受,可是有些事情,你再想想不覺得奇怪麼?一路以來,四皇叔的路是那麼的順暢,自從你我打著‘勤王’的旗號,向長安進軍,四皇叔便在湖廣響應,可是蕭城毅退居回府之後,四皇叔不知何時就留在了長安,而且突然深得大哥的信任。再後來,大哥病逝,蕭城毅倒台,四皇叔又一躍成為的輔政的親王,這些事情究竟是順其自然的呢,還是一開始就是四皇叔計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