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封鎖邊境(2 / 2)

今日之上,最出風頭的莫過蘇辰風與韓西月二人。二人本就是蕭奕洵自遼東戰場上帶回的武將,隨百官上朝,那些進士出身,飽讀詩書的文官們對於這些武將出身的人難免會有幾分輕視與不屑。可今天蘇辰風韓西月言驚四座,想百官之想不到,言百官之不能言,大大打擊了一部分文官的驕傲氣焰。

其實蘇辰風和韓西月風頭出的再大,說到底,臉上最有光的人卻也還是一手吧這兩人帶出來的蕭奕洵,無疑今天最大的贏家是蕭奕洵。既堵了百官的口,也坐穩了自己在朝廷上的發言權。

——————————————————————————————————

鴻嘉三年十月至十一月,遼東副帥林希筠派大將譚允墨率八萬大軍駐紮洪山城,直懾曜日城。同時,豫昭王蕭奕洵修書雲殊皇子漆若淩,連同雲殊一同對離漠實行封鎖令。

封鎖令一下達,離漠境內苦不堪言。軍隊大敗,傷亡慘重,急需軍資重建,但如今雲殊與靖朝一同施行封鎖令,幾乎將離漠一半的經濟來源給斷絕了。離漠邊境的百姓沒了生存的貿易,難以為繼,便打算大規模的移居王城且柔。且柔城的壓力一下子急劇增長。

其實,蕭奕洵采用這樣極端的方法的時候,韓西月與蘇辰風也是有所擔憂的,因為他們很怕,萬一把離漠逼到了絕路,他們不顧一切的反攻,那時遼東必定一片戰火,連若伊都有可能乘火打擊,這樣實在是太過冒險了。這也是當年太宗不敢用這樣的方法的原因。

可是蕭奕洵卻斷定,這樣一來,離漠隻有示弱,不可能反撲。因為離漠王主納蘭雋外強中幹,空有雄心,實則無才,他必定不敢窮舉全國之力攻打遼東,因為那樣一來,若伊首先便會滅了離漠,納蘭雋他根本不敢冒這個險。再者,太宗當年不敢封鎖離漠邊境,就是因為忌憚雲殊帝國,當年靖朝尚未與雲殊帝國修好,一旦逼急了離漠,離漠很有可能轉而投向雲殊,這對靖朝來說可是一個大損失。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以前不能用的方法,現在蕭奕洵認定必會奏效!

他的預料果然沒有錯,十一月二十一日,離漠王主納蘭雋的求和信便被送到了長安。

納蘭雋在信中說,他願與靖朝暫時停戰,並且希望能與靖朝和親,隻望靖朝能夠重新打開通商之路。

與另外三名輔政大臣商議了一下,蕭奕洵四人都認為可以接受納蘭雋的示弱,取消封鎖。因為實際上,與宿伊納蘭冀的這幾場大戰,遼東的損耗也十分急劇,短時間之內確實需要休養生息。雖然接受了納蘭雋的提議,但是靖朝卻又一個前提,離漠每年向靖朝進貢四百萬兩。

與靖朝雲殊通商,每年所賺絕度不止四百萬兩,還能養活一部分百姓,雖然有些屈辱,但是離漠王主納蘭雋還是咬著牙同意了。

接下來要商議的事情就是離漠對靖朝的和親了。納蘭雋為了表示誠意,特意將自己的第九個女兒納蘭媛姬送往靖朝。

納蘭媛姬在離漠頗賦美名,姿容出眾,才學品德也是離漠王室的翹楚,再加之她自幼跟在納蘭冀的身邊,也懂得一些武藝,十二歲時更是僅憑一把匕首便搏殺了一隻小獅子,深得納蘭雋的喜愛。納蘭雋肯讓自己的這個女兒和親,也是下了血本了。

雖然納蘭雋事事順從,但和親這一件事情上,納蘭雋卻也有堅持,娶納蘭媛姬著必定身為親王以上,而且納蘭媛姬必為正室,不為姬妾。

納蘭媛姬年已十七,本該到了選擇駙馬的年紀了,這回正好嫁到靖朝。本來公主和親必是嫁與皇帝,但是蕭睿年僅六歲,納蘭媛姬年長蕭睿十一,無論如何也不會同蕭睿成親。那麼剩下的選擇就應該在幾位親王之中了。北淮王這一輩不用考慮,唯有蕭肅之這一代年紀最為合適。

和親一事關乎靖朝與離漠兩方的關係,所以這件事情,便一律由太後齊黛瑩全權處理。

鑒於納蘭雋要求納蘭媛姬必為正室,那麼剩下的選擇就很少了。瑞懷王蕭肅之早有正妃,豫昭王蕭奕洵雖然剛剛喪妻,但是齊黛瑩很清楚,他短時間之內絕不會再娶旁人,那麼剩下的便隻有恭順王蕭承哲與靖淵王蕭楚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