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遼東大捷(2 / 2)

但蕭承哲卻不一樣了,蕭奕洵的手段越來越果決,對自己的態度也越來越奇怪,他幾次見到蕭容崢皆向這個一手扶持了自己的皇叔表達了自己的慌張,惹得蕭容崢頗為不愉快。但是蕭承哲的慌張確實讓蕭容崢有了危機感,他思索了幾日,終於下定決心,看來的確是要給自己的這個侄子製造一點麻煩了。

——————————————————————————————————

蕭容崢是不會這麼輕易的就看著蕭奕洵坐穩自己的位置。而且,他既然想好了要動手發難,自然不會自己去做。所以,十月的一次上朝,百官齊聚太核彈的時候,忽然有一官員上書進言,道豫昭王遠離遼東,離漠的收複大業不由便會耽擱下來。他進言如今朝中有左右相與北淮王扶持,豫昭王應該離開長安,重回遼東,親帥眾軍征討離漠以顯示大靖天威。

這個提議得了不少人的讚同。於朝堂之上,蕭奕洵立刻就意識到了,這是有人在故意的要將他從朝政的中央強行抽走。而且,這理由也找的十分冠冕堂皇。他心中冷冷一笑,果然,是有人按耐不住性子,要對自己出手了麼?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蕭容崢感覺到蕭奕洵的目光似乎有意無意的在自己的臉上掃過,隻是一瞬間,蕭奕洵的眼神又投向了別處,這讓蕭容崢幾乎以為自己看錯了。v

麵對諸位大臣的提議,蕭奕洵並沒有動怒,隻是淡淡的告訴眾臣,三天之內,他會給眾臣一個交代。

十月初十,這一天的早朝正是蕭奕洵與眾位大臣約定交代的時間。很多人都在看著豫昭王會如何作答。不少朝臣都認為,既然朝中六成的官員都支持豫昭王再戰沙場,隻怕豫昭王不得不順應臣心。但是唯有兵部尚書韓玉韜淡淡一笑,並不認同其他人的想法。眾人見韓玉韜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由都有了疑惑。可是眾人問詢再三,韓玉韜隻是微笑,閉口不談自己知道的事情,對眾人道:“諸位大臣很快便能知道了,這豫昭王啊是不會離開長安的!”

眾臣見韓玉韜不肯明說,皆帶著一分疑心走上了太和殿。

早朝開始之後,蕭奕洵便率先站了出來,他麵露微笑,掃視了一圈群臣,道:“本王知道,今天是本王與諸位大臣約定好了的日子,來告訴諸位大臣本王最後的決定。不過在本王宣布決定之前,有一個消息,本王想讓諸位大臣都知道一下。”

“兵部尚書!將昨日收到的遼東捷報都告知眾臣吧!”蕭奕洵轉身,沉聲吩咐。

韓玉韜聞聲出列,拱手道:“是,王爺。昨日,遼東捷報,連城騎總指揮林希筠已率軍連克平野、洪山二城,離漠大將申惠率軍北逃,如今林希筠已帶兵追擊,不日便可抵達曜日城下,威懾離漠!”

韓玉韜話音一落,整個大殿裏一聲聲響都沒有了,一片寂靜,眾人都處在了一片驚愕之中。萬萬沒有想到,遼東竟然會傳來這樣的捷報!怪不得韓玉韜有這樣十足的把握豫昭王不會離開遼東,原來他的手裏竟然有著這樣的一份情報!

曜日之城,離漠南部三大重城之首。龍靖楓死後,十年時間,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有朝一日,靖朝的大軍能夠逼臨曜日城下。而如今,這樣震驚的消息就這麼生生傳來,反倒讓人訝異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見眾臣都不說話,蕭奕洵微微一笑,走到了百官之前,道:“怎麼了,諸位聽見這麼好的消息,難道都不高興麼?”

韓玉韜率先接話,道:“平野、洪山一帶盡歸我朝,離漠大將宿伊、納蘭冀戰死,申惠北逃。離漠元氣大傷,此乃遼東大捷,我朝大勝之事,臣懇請,此時應當犒賞三軍,已是嘉獎。”

蕭奕洵笑著擺手道:“大賞遼東將士是必須的。不過,現在解決本王前往遼東這一件事吧。諸位大臣,現如今遼東在本王不在的時候,取得此番大捷,這也就意味著連城騎總指揮林希筠完全有能力統帥遼東的將士,也能為本王分憂。所以,本王在這裏提議,升林希筠為遼東副帥,鎮守幽州。在升陳天佑將軍位從二品征北將軍,前駐檀州,與林希筠一起蓄勢待發繼續攻克離漠,諸位大臣,意下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