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檀州撤兵(1 / 2)

當蕭瑜瑾在地圖上找到了騎水澗的位置,他的心就猛地沉了下來。

騎水澗道路蜿蜒曲折,不易軍隊行走,蕭奕洵在此設下埋伏攻擊宿伊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蕭奕洵埋伏失敗,宿伊能走出騎水澗,那麼這個時候自己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大軍便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宿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這是一條很妙的計策,為蕭奕洵的埋伏做下了兩手的準備,進可攻,退可守。可是如果蕭瑜瑾的軍隊並沒有趕到騎水澗的話,一旦蕭奕洵埋伏失敗,宿伊出了騎水澗,之後就是一整塊大的平原。動用騎兵,宿伊便能夠在一日之內奔襲百裏突襲幽州!

蕭瑜瑾立刻意識到了自己這隻軍隊的重要性,可是在這個時候,他卻沒有辦法發兵支援蕭奕洵,甚至還要欺騙蕭奕洵,這讓他的內心十分的煎熬。本來,他一想,幹脆就此和西平王撕破臉,自己率軍前往騎水澗好了,也不要顧忌那麼多。可是他卻下不了這個心,因為自己母親的性命,妻兒的性命他如何能夠這麼坦然的就不顧呢?

所以蕭瑜瑾試著向另一個方麵想著,安慰自己,蕭奕洵選擇的角度如此詭秘刁鑽,他對宿伊的埋伏一定能夠成功。自己的軍隊應當用不到。再者,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宿伊能夠突破騎水澗抵達幽州。幽州不比檀州城,固若金湯,且有名將鎮守,宿伊沒有十萬雄兵,不可能打的下幽州。所以存了這個想法之後,蕭瑜瑾這才做出了最後的選擇——按兵不動。

可是他到底是對不住自己的良心,蕭奕洵為國領兵在外,與自己又是堂兄弟,他怎可因自己的私情而將蕭奕洵置身水火?所以思前想後,他想了一個辦法,決定將這個消息告訴蕭奕洵,告訴他自己不能夠前往騎水澗,讓蕭奕洵在決戰之前,另調人馬,做好打算。如此一來,因為自己不在的這個空缺,應該能夠被填補了。

此時,蕭瑜瑾已經下了決心,即便溫子墨知道了這個消息,蕭瑜瑾也不在乎,自己已經遵守承諾,待在代州五天,如果西平王還要趕盡殺絕,他也絕不可能再顧念這一點點的叔侄情義了!

——————————————————————————————————

建衡三年,八月三日,深夜。

宿伊再度率軍夜攻檀州城。不惜采用“八牛重弩”強攻檀州,可謂是殺了陳天佑一個“措手不及”。

“八牛重弩”是宿伊最為得意也最為看重的攻城武器,“八牛重弩”的箭矢非常特殊,是用堅硬的實木作為箭杆,每根皆有碗口那麼粗實,在以鐵片為翎。每八隻箭矢裝在一輛重型戰車之上,要射出一支箭矢,必須要兩人同時操作才可,射程極遠,殺傷力極其強大。

當“八牛重弩”近距離發射的時候,它所產生的衝擊力能夠讓箭矢直接定到城牆之內,因為箭矢的破壞力極大,勢如蠻牛,所以便被人稱為“八牛”。而這些箭矢不禁能夠毀壞城牆,還能夠讓士兵接住釘入城牆中的箭矢,順勢攀援登上城池,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重型殺傷武器。

但是“八牛重弩”雖然強大,但宿伊卻不常用它,因為使用起來極為麻煩,而且這個戰車十分笨重,一旦城中有人出來奇襲,戰車便不能及時撤退,存在著不小的風險,而且“八牛重弩”破壞力太大,太易損壞城牆,即便攻下城池,得到的也不過是殘垣斷壁,所以不到緊急時刻,宿伊不會動用這個武器。

數百隻“沉重”的箭矢狠狠的釘入城池,在城池之上的陳天佑與林子騫幾乎都能感受到城牆因為“弓矢”的撞擊而產生的震動。

林子騫一方麵指揮士兵射箭,投石,一方麵也忙著同身後的陳天佑商議:“將軍,這是‘八牛重弩’,宿伊輕易不可能會使用的。他選擇夜間偷襲,想必也是要避開‘八牛重弩’的缺陷,看來他今天是非要打下檀州城不可了!”

陳天佑立於城牆,揮劍斬落不停射向城頭的箭矢,向遠處看去,深夜之中,暗沉沉的遠處,似乎有幾輛黑色的東西在緩緩向檀州城逼近,陳天佑眸光一變,大聲回答林子騫:“林子騫!衝車,宿伊已經準備好衝車了!”

射向城頭的箭矢越來越密集,就像是漫天的劍雨一般,林子騫駐守檀州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宿伊用了這樣密集的箭矢,就好像他將所有的弓箭都射向了檀州城一樣,林子騫意識到,隻怕宿伊今晚已經下定了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攻下檀州城,他心中一動,這樣猛烈的攻勢,不就是自己和陳天佑等待多日的“猛攻”麼?林子騫拚命阻擋著射來的箭矢,趕到陳天佑的身邊,對陳天佑道:“將軍,我看時機也快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