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昭王派輕騎兵走定西過會寧繞秦安,最後抵達武關,與靖淵王留在武關的一股部隊相會合,阻斷了鳳翔城與寧州城之間的補給要道,寧州城得知消息,當晚大亂。
第二日,豫昭王再率大軍叫陣寧州城,寧州城守將宋文打開城門,開城宣布投誠,甚至沒有抵禦一天,就打開了寧州的大門。
蕭奕洵率大軍,輕輕鬆鬆地走進了寧州的大門。
待蕭奕洵入城,宋文滿臉堆笑地迎迎了上去。
朱亮笑著對宋文道:“宋將軍,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果然是俊傑。”
宋文麵色一變,朱亮擺明了是來惡心自己的,他當即反唇相譏:“論俊傑,誰比得上朱將軍你呢,一開始就是俊傑啊。”
這分明在譏諷朱亮從一開始就投靠了蕭奕洵,讓朱亮臉色無光。可是朱亮卻毫不在意,隻是道:“你可能不知道吧,我從來都不曾效忠於西平王,我隻隨心走,和你是不一樣的。”而後,看清了宋文的文人,朱亮也就不再願意與他多說什麼了,轉而同一邊的李濟南說話去了。
宋文在朱亮這裏討了沒趣,便想到一旁去找蕭奕洵。
可是轉了半天,卻沒有見到蕭奕洵的身影,他不由疑惑道:“王爺人呢?去哪了?”
周圍的人回答他:“王爺剛剛獨自走開了,讓旁人不要跟著自己。”
宋文不解:“王爺走了?他要去哪?”
朱亮見宋文在四處尋找蕭奕洵,一下子便看穿了宋文的心理,他隻冷笑一聲,對宋文道:“王爺自然是去找有價值的人了。隻不過,不是宋將軍你而已。”
——————————————————————————————————
昨夜,譚允墨心灰意冷,回去安排好了一些事宜,便打算今日就離開。他知道豫昭王賢名在外,不會為難自己,所以當蕭奕洵入城之後,譚允墨自己收拾了一些包袱,打算離開了。
當他快要走到城門口的時候,城門口都沒有什麼人,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城中,一觀豫昭王的姿容去了。這裏,反倒顯得有一些冷清,譚允墨早就和守城的然打好了招呼,他們不會為難自己,可是臨到頭,譚允墨終歸還是猶豫了一下,似是有些不舍得回頭看了一下。
可是剛一回頭,他就發現,在道路的那一頭,有一個身著潑墨的寬衣的男子站在那裏衣袍,手中持著一把扇子,正笑著看著自己,麵容俊朗非凡。
譚允墨見過他,一個驚才絕豔,豐神如玉的男子——豫昭王。
蕭奕洵的聲音清淺如玉,帶著淡淡的笑意緩緩傳來:“我跟著你一路,一直在想,你到底什麼時候回回頭看一看。”
譚允墨當場愣住,不知道該說什麼,隻是一動不動的站在原地,看著蕭奕洵。
蕭奕洵朝前走了兩步,目光穿過譚允墨朝塵外看了一看,而後又微笑著對譚允墨道:“既然還有不舍,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蕭奕洵緩緩走到譚允墨的麵前,清澈的眼眸看著譚允墨,靜靜道:“難道你真的有那麼失望麼?”
譚允墨閃電般看向蕭奕洵,一臉驚愕。
看著譚允墨驚愕的臉色,蕭奕洵微笑道:“不要驚訝我怎麼會知道你心裏想的是什麼,什麼都放在了臉上,別人想不知道也難。”
一陣尷尬顯露在譚允墨的臉上,不知為何,他的心開始撲通撲通的直跳起來。
有片刻的安靜,見蕭奕洵不說話,譚允墨更加的尷尬,他向來不是拘謹之人,可是今天,卻不知為何,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蕭奕洵輕輕歎息了一聲,手中持著的象牙折扇輕輕接到額頭之上,倒有一種文人書生的氣質,可是看在譚允墨的眼中,卻不知為何有一股莫名的淩厲。蕭奕洵抬起頭,並沒有看譚允墨,而是直對前方,看著城門的方向,緩緩道:“我並不是猜不出你到底為何而失望,也不是不能理解。隻是這些話我不好多說,但是今日,在這裏,我隻想說一句,你信不信,我不會是那個讓你失望的人。”
譚允墨猛然一驚,瞪大了眼睛看著蕭奕洵,終於說出了今天自己說的第一句話:“王爺,你……,你在……”
蕭奕洵微微頷首:“是啊,我很欣賞你,隻想問你願不願意成為我的部下。”他淺淺笑道,雲淡風輕:“我自在龍帥手下學習兵法戰術,大大小小的仗也打過不少,也不是沒有吃過虧。但是像上次那樣被你一把火燒光了糧草倒是頭一回。不過也是我自己過於大意了,但是你的膽識的確令我驚訝。”他停了一停,眼裏笑容愈深:“我讓人查過你的資料,也知道這些年來你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境況。即便又不太愉快的童年,你現今依然如此優秀,我敬佩你堅定的心念,同時也很欣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