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二王相爭(2 / 2)

同時,靖淵王停止猛攻臨洮,收縮兵力,召集軍隊,在包圍臨洮城,陣勢很明顯,打算以逸待勞,迎擊豫昭王。

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敢說,豫昭王與靖淵王的對立是謠傳了。很明顯,兩人之間即將開戰。

因為豫昭王的出動,整個局勢都變了。

豫昭王奉執的是皇令。可是誰都知道皇帝蕭文禹目前尚在昏迷之中,是不可能下達皇令的。這份皇令隻有一個可能,就是西平王借來的。這一來,所有人的行為都被掣肘了。因為之前勢力之所以響應靖淵王很大一部分是看重了靖淵王絕高的戰鬥力,必定能勢如破竹,一舉擊敗西平王,所以眾人才紛紛出手。可是如今,豫昭王一出,所有的人,心裏都開始沒了底。

豫昭王,公認的年輕一代,行軍用兵的第一人。他的出手,很明顯是西平王矯詔的行為,可是縱使天下人都知道,但是卻沒有人能夠說什麼。當靖淵、西平撕破臉的時候,這就已經不是單有名義就能勝利的時刻了。這場戰爭已經演變成了絕對實力說話的時候,簡單來說,誰勝,誰就代表著事實,誰,就代表這正確。

以前,人們可能站隊靖淵王,但現在所有的人都遲疑了。

有人說縱使豫昭王經天緯地,傲絕四方。但靖淵王手下的兵都是邊關熬血死戰鍛煉出來了,不是內城守衛者能夠相提並論的,戰鬥力不是一個等級。

但也有人說,行軍打仗,要看主帥,有多少戰役僅僅因為一個人就能以弱製強,以少勝多?

又有人反對說,靖淵王的實力不比豫昭王差多少,他的兵又強過豫昭王手中的兵,誰勝誰負還說不準呢!

…… ……

一時之間,天下關於豫昭與靖淵相爭之事,誰勝誰負,爭辯之聲,沸沸揚揚。

其實,早在之前,就有不少人在爭論了,這豫昭王與靖淵王到底誰更勝一籌,隻不過向來沒有定論。因為誰都認為,這兩人永世也不會交手,但是這一次,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豫昭王竟會舉起刀劍指向靖淵王,眾人唏噓之時,也不免多了一份期待,當世最為盛名的兩位皇子,究竟誰技高一籌,很快就會有分曉了。

這一仗,也不光光是為了西平王與各地勢力之爭,也代表要決出青年一代,到底誰是最強之人!

天下共矚!

——————————————————————————————————————————

臨洮城外。

靖淵王駐紮之地。

營帳裏,蕭楚延正仔細的研究著臨洮一代的地圖,神情專注,周圍靜謐無聲。尹清淺從帳外撩開一角,鄉裏看了看,悄悄地走了進來,站了一會兒,見蕭楚延頭也沒抬,隻是盯著地圖看,便有些不耐煩道:“真是的,就這一張地圖,你從早上開始就翻來覆去的看,你還沒看完麼?也不嫌累。你幹嘛這麼拚啊?你和你三哥不也就裝裝樣子,打一場給西平王看嘛,意思意思不就好了?”

蕭奕洵雖然得到了西平王的兵力,但西平王依然對他有所保留,隻給了蕭奕洵兩萬的兵馬。這一仗,蕭奕洵與蕭楚延一定要打,不然蕭城毅沒有辦法再信任蕭奕洵,給他更多的兵力。這一點,尹清淺很清楚,但是她卻不明白,為什麼自從蕭奕洵出兵以來,蕭楚延整個人的狀態完全就不一樣了。這幾天忙著集結兵力,觀察地形,與部下商討策略,完全是如臨大敵的狀態。這樣積極而緊張備戰的蕭楚延,尹清淺從來沒有見過,即便是在對陣顏雲的時候,蕭楚延也不曾這麼緊張。

蕭楚延聽了尹清淺的抱怨,一句話都沒有回答,隻是站起了身,,目光沉靜如秋水,對尹清淺說道:“幫我把沈牧叫過來,我要和他再去看一下周遭的地形。”

尹清淺愣了愣,地形?這幾日,臨洮城周圍的地形都快被他研究透了,林道,平原,易於設埋處,蕭楚延幾乎全看過了,他現在還要去?他到底為什麼這麼謹慎?

一種奇怪的思想襲擊了尹清淺,不會吧……

尹清淺愣住了,她愕然地看著蕭楚延,心中懷疑且震驚,問:“我說,蕭楚延,你不該不會……該不會真的想要和你三哥大戰一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