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強強對決(1 / 2)

“代左丞相職、先帝顧命之臣楊正清謹奏:

臣孤直罪臣,蒙天地恩,超擢不次。夙夜祗懼,思圖報稱,蓋未有急於請誅賊臣者也。賊臣者,乃輔政王毅也。

…… ……

然陛下春秋鼎盛,生殺予奪,必可自主,伏乞大奮雷霆,集文武勳戚,敕刑部嚴訊,以正國法,用消隱憂,察西平之奸。或召問豫昭、鎮南,北淮三王,或詢諸臣。重則置憲,輕則勒致仕。內賊既去,外賊自除。縱雲殊亦必畏陛下聖斷,有所折服。若此,臣死且不朽。”

楊正清的聲音猶如上古的洪鍾,雄渾而有力,又兼有一腔正氣,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就像雄厚的鍾聲,深深地擊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震人心魄。

自他念完之後,太和殿中寂靜一片,就像是一汪深沉的潭水,沒有一絲波瀾,幾乎每個人都用一種驚愕的神情看著即便是跪在大殿中央,也依舊一身浩氣的楊正清。

段霖暉與夏舒征氣喘籲籲地跑到了太和殿,正巧就聽見了楊正清字字如鍾地念完了自己的奏疏。夏舒征對這篇奏疏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他曾經親眼看著楊正清是如何一字一字地在自己麵前把他寫出來的。可是即便是對這篇奏疏的內容再熟悉不過了,夏舒征的心中依然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因為楊正清的浩然正氣,因為他的一腔熱血與忠心,讓這篇奏疏有了無上的力量,震懾了全朝每一個人。

段霖暉急匆匆地趕到,站在太和殿的正前方,可是沒有人看見他,因為所有人的目光,現在都是盯住楊正清的。

隻有右丞相許恒,他看到了一臉蒼白的段霖暉與夏舒征氣喘籲籲地站在太和殿的門口。段霖暉感受到了許恒的視線,便抬眼望去。許恒看見了段霖暉的神情,發現對方的嚴重也是,驚惶與不安。許恒當下更為震驚,他以為楊正清今天要做的實情段霖暉都知道,他正惱怒這麼大的事情段霖暉為何不告訴自己,可是見到了段霖暉的神情,許恒也不懂了,段霖暉事前也不知道這件事情?這一切都是楊正清自己的打算?

太和殿中寂靜了很久很久,沒有一個人敢說出第一句話。隻是用眼神默默地注視著大殿正中心的楊正清,還有大殿上的西平王與許恒。

今天剛上朝,許恒才問有沒有人要上奏,楊正清便一反常態地衝了出來,當即說要上書給陛下,揭露西平王的罪行。

而後便當眾朗朗將西平王的十大罪狀全部說出。沒有一個人敢在楊正清說完之後出聲,因為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楊正清這份奏疏的重量,他,在彈劾西平王。

若隻是單單的彈劾也就罷了,可是這一回的彈劾,不一樣。

最後的那句“若此,臣死且不朽。”顯示了楊正清的決心。楊正清,他在用死劾!

所謂死劾,二者之一必有一死,不死不休。、

沒有一個人想到,楊正清會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向自己宣戰。連西平王自己都沒有想到,楊正清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他雖知道楊正清性子剛強執拗,卻不知竟然剛烈到了這樣的地步。

所有的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西平王與楊正清,大殿之中彌漫著一股神秘的氣氛,十分異常。

西平王蕭城毅,先帝的親弟弟,當今聖上的親皇叔,也是遺詔欽點的輔政親王。

楊正清,先帝欽點的顧命大臣,現在時朝廷暫代的左丞相,名位上得第一臣子。

這是朝廷之中,兩個最高級人物的對決,而且是毫不留情麵的,必有一死的死鬥。這樣的陣勢,任是誰也不敢先說什麼。

他們隻有將目光投向著大殿中的第三個人——右丞相許恒。自太宗時期,就入朝為官,曆經三代,又是丞相之一,顧命大臣之一,這個情況下,或許也隻有他能夠說出著第一句話了。

可是等了很久,許恒也沒有說話。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不知道,自己能夠說什麼。楊正清的行為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這樣直白與坦率的宣戰無意讓他也不知所措。

而且,楊正清話中的最後兩罪,實在是太大了。

“西平進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堤防,介介不釋。深恨先帝遺詔,深嫉陛下,是以以藥至陛下重病,破天子龍體,此乃大逆之罪,大罪九也。

顛倒銓政,掉弄機權,以皇太子年幼為由,意圖廢太子,立新皇,天下不容,大罪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