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霖暉朝許恒拱手笑道:“丞相大人在朝為官這麼多年,必定知道什麼叫玩火自焚,如今我們不能與西平王抗衡,那麼除了等他自取滅亡,不然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麼?”
許恒對於段霖暉的說法暗暗吃驚,他淺笑道:“看來,我還是看輕了你的城府啊。不過有你在朝廷之中,卻是能讓我放心不少。”
段霖暉垂首:“丞相大人謬讚,我們且看今日朝堂之上,西平王到底會提出什麼樣絕妙的方案吧。”
———————————————————————————————————
太和殿。
與往常一樣,文武百官按官位品級站立在大殿之中,一個個呈上自己的奏疏或者意見。
直到最後,待所有朝臣都說出自己的意見,蕭城毅才慢慢悠悠的走了出來,站到了所有人的麵前。許恒知道,蕭城毅今日在朝堂之上一直沉默,等的就是這一刻,他心中暗自冷笑,嘴上卻說道:“王爺今日看來是有什麼事要說吧?”
蕭城毅兀自笑道:“正是。”他將目光投向全場,正色道:“如今又是到了秋稅的時候,朝廷也收到了不少各地來的折子。其中有幾分折子引起了本王的重視,朝廷的稅收是不能斷的,但是卻也免不了有些地方出現水旱災害,或者一些貧苦之地收成不好,難以支付稅收,增加了我大靖百姓的負擔。對於此種情況,我們應該做出一定的措施。”
果然是要從稅收入手,而且理由還像模像樣,許恒知道這是蕭城毅準備好的,便順勢問道:“不知王爺有什麼好辦法?”
蕭城毅也不推辭,傲然道:“本王思慮許久,才想得一個法子。不若由我們朝廷來介入。我們可以在各地設立司糧署,在每年征收夏稅與秋稅的時候,若是有的百姓繳納不出稅收,可以向當地的司糧署借貸現錢或合適糧穀,以此來補助他們跟做。等到次年的時候,連著利息一起上繳朝廷,這樣既可以增加朝廷的稅收,也能夠緩解百姓無法繳納糧稅的問題,不是一舉兩得麼?”他說完之後,沒有問許恒,反而麵對朝臣,問道:“大家不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麼?”
這個方案,可以說是西平王與不少人商議出來的結果,從各個方麵來看都有可以實施的可能性。而且這麼大範圍的實施,所涉及到人與事太多,所以沒有人能夠肯定其成敗與否。
看著朝中的人都在思索著此方案的可行性,蕭城毅興致愈發的高漲,接著又提出了自己的第二個想法:“對於第一個方案,若是你們有不同見解,盡管可以提出來。不過本王還有第二個提議,水旱災害無論在何朝何代都是一個大問題。若是要緩解這個問題,我們就應該努力開墾,興修水利。如今我們國泰民安,國庫充足,正該乘此機會造福百姓,大家意下如何?”
蕭城毅的提議一個比一個讓人吃驚,件件都是大手筆,稅收也就算了,朝廷借貸也還說得過去。但是興修水利,而且還是全國範圍內的大型興修水利,這個想法未免有些太草率了。這其中要考慮的財政支持,人員調動,地理位置以及各種要素實在是太多了,雖然蕭城毅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許恒很清楚,實施起來是有困難的。他看了一眼廷下,目光與段霖暉有短暫的交彙,隨後許恒微微閉上了雙眼,沒有說話。
廷下朝中百官對於蕭城毅的提議各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數的人是讚同的。這些人之所以讚同,並不是全部因為畏懼蕭城毅的權威,而是因為蕭城毅的做法的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這一群人之中有一個人十分的不認同,這個人人便是顧命大臣之一的楊正清。
憑借著自己多年為官的經驗,以及對百姓生活的了解,楊正清很快便意識到蕭城毅的這兩個提議之中的巨大漏洞,而且他知道,正是這些漏洞最終一定會導致了這兩個方案最終被製止。
所以在大部分人認同蕭城毅的做法的時候,楊正清打算站出來阻止,但是正當他要站出來的時候,身後突然有一個人死死的抓住了自己的後衣,楊正清一愣,猛地一回頭,就看見段霖暉一臉嚴肅地看著自己,緩緩的搖了搖頭,目光堅定且銳利,楊正清看出來了,段霖暉在對自己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