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我不可惜(2 / 2)

“不可惜,因為你還在這裏。”毫無掩飾,蕭楚延伸手握住了秦婉詞的手,緊緊地不放開。

聽到了這個回答,秦婉詞輕輕一笑,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回應著握住了蕭楚延的手。

婉詞,因為你還在這裏,所以我不可惜。

——————————————————————————————————

建衡十三年,若伊部野心勃勃,再次騷擾靖朝邊界。撫遠大將軍燕長清駐守若伊邊關多年,此時豫昭王蕭奕洵受皇命前往若伊支援。同年八月,若伊從雍穀關出兵宣戰,撫遠大將軍領兵赴雍穀關。豫昭王請求出戰,但燕長清見蕭奕洵年幼,便未允諾其上前線的請求,隻讓蕭奕洵壓護糧草。

本來,糧草在軍隊後方,應該是最安全的,但若伊將領百裏齊仗著對地形的了解,在途中設下伏兵,企圖一舉毀壞靖軍糧草。當時百裏齊為了保證埋伏萬無一失,特意設下精兵,一時間靖軍受到強襲,護衛糧草的的軍士不由潰敗下來,眼見糧草即將損毀,此刻,靖軍後方殺出一員將領,紅色的披風如烈火般在軍中閃現,眾軍一看,正是豫昭王蕭奕洵親上戰馬,揮兵殺來。

蕭奕洵自幼受鼎劍侯教習武藝,自是一等一的高手,片刻之間來到前方,揮劍斬殺敵軍數名,宛若翱翔九天的鳳凰,橫掃於敵軍之間,眾將士一看親王親自上陣,不由一改頹態,士氣高漲,大聲喊叫殺了回去,又兼前方見糧草被劫急派援軍,若伊部大敗而逃,糧草無失。

這一仗,豫昭王身著火紅披風往來於敵我之間的佳話四方傳開。此戰算來也是豫昭王的初戰,能有如此非凡表現,讓撫遠大將軍大為讚賞,傳到朝廷,百官也人人稱讚。

百裏齊損了千名精兵,怒不可遏,但又忌憚燕長清的兵力,隻能退守雍穀關,暫不發兵。雍穀關是若伊出兵大靖的重要關口之一,若能攻下雍穀關,若伊的整個軍事布防就會被打亂,無疑對若伊是一個重創,但是百裏齊行軍精明,燕長清多年與之交戰常有勝負。朝廷援軍到來,燕長清本想與百裏齊一決高下,卻不知怎麼回事,一舉病倒,無法下床,隻能在後方養病。軍中事物由副將暫代,百裏齊聽聞這個消息,喜出望外,接連組織幾次進攻,沒有燕長清領兵,靖軍幾月下來打敗幾場,朝廷認為副將指揮不當,便派豫昭王擔當代元帥一職。

豫昭王受命到軍中前線,見前線士卒因連戰皆敗,內心難免有懼戰的心裏,士氣也不高漲,便對全軍下令:“我年幼領兵,實無經驗,陛下卻委我重任,大家也都該知道陛下無進軍之意了吧。若論打仗取勝,我實在是力不從心。你們隻需嚴陣以待,靜守疆場,我便可以回複君命,你們也無太多擔憂。”

此令一下,全軍愕然。後方燕長清接聽到豫昭王治軍不嚴的舉報,希望他上報朝廷更換守將,但燕長清卻隻是笑笑不語。

百裏齊本來有幾分擔心蕭奕洵反攻回來,但看他如此,隻想蕭奕洵不過是皇子,嬌生慣養,不足為懼,上次也不過是他自身武藝高超,得了些許運氣罷了,統領十萬大軍可不像護送糧草那般容易,初出茅廬的小子能有幾分實力?想想,百裏齊便放鬆了些警惕。

可是蕭奕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對那些對自己抱有疑惑的將士笑道“:如今我們士氣並不高漲,首先需要的就是穩定人心。而且前任守將接連敗仗,百裏齊再心細,難免也會稍有懈怠。現在他聽說我來帶人,定會加強防守。所以我特意放風出去,隻要嚴守,不能主動出擊,目的就是要迷惑他,讓他減少警惕,要等到他鬆懈的那一天,一舉將他擒獲!”

百裏齊本就輕視蕭奕洵,念他年幼沒有經驗,又聽說靖軍這幾月已久鬆弛,便真的有些放鬆的防備。反觀靖軍處,士兵們聽說不需要冒拚死之險,人的心理壓力少了不少,個個都願意聽從號令,燕長清本來擔心蕭奕洵年幼不能服眾,聽到如今情勢,倒是放下了心。

表麵上看上去靖軍有所懈怠,可是蕭奕洵倒是一刻不停,上一次的偷襲輸就輸在不如敵軍了解地形,所以他乘機連夜兼程,帶小股人馬暗查雍穀關的地勢,將百裏齊的兵力虛實了解的一清二楚。有人暗地裏問他,究竟打的什麼主意,蕭奕洵隻是笑笑:“我在等待,等待一個時機。”眾人再問什麼時機,蕭奕洵卻再不做答複,一時讓人摸不清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